简单靠谱的控糖指南,这样做就可以
2017-9-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健5月1日下午,“淞茂健康科普周周宣”科普宣讲第4期——《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健》开讲。现场,中医专家张光翔医生为听众讲解糖尿病的预防与防治,并教授了大家一些日常保健方法,提高对于这种疾病的警惕性,做好预防的工作。
中医学上,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要病在肺、脾、肾。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为遗传,型则是肥胖、过食、不运动诱发,其中,不良生活方式作用更明显。临床表现的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FPG)≥7.0,餐后小时血糖≥11.1,非空腹糖化血红蛋白≥6.5%,随机血糖≥11.1,符合上述其中一项即确诊为糖尿病。
中药调血糖糖友们在出差、加班、旅游时,可随身携带一些西洋参、红参,无法按时进食时可以放在嘴里嚼着吃或泡水喝,对调节血糖有很好的效果。
西洋参能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糖尿病患者非常好。其含有的西洋参皂苷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也就是说既可以降低过高的血糖水平,又能够升高低血糖,而西洋参皂甙和多糖也具有调节血糖和的作用。
红参对糖尿病患者除能自觉改善症状外,还有轻微的降血糖作用,并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偶尔吃吃,对糖尿病人是好的。但是不能长期服用,以防高血压的发生。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一、胫骨前出现褐色斑,主要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椭圆形褐色斑,伴有轻度凹陷性萎缩。
二、手足部水疱疹。隐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侧,在没有任何诱因情况下,常突然出现外观颇似灼伤后的水疱,其特点是不痛不痒。
三、面色发红。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面色发红。
四、饮食改变。发现自己饮食量较前增多可是又总感觉吃不饱,还想吃。与此同时,身体却日渐消瘦,全身感觉疲乏无力。喝水量增多,然而仍然难以解除口渴的现象,此外尿量因为饮水增多也随之增多。
五、手足背肉芽肿。皮肤、外阴瘙痒而又无皮肤病变,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现色泽淡红、如指甲大小、质硬、呈环状的肉芽肿。
六、菱形舌炎。大约有隐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舌疼痛,舌背中央呈菱形的乳头缺损(即舌背上无舌苔覆盖)等等。
七、皮肤瘙痒。约有10%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且较顽固,以外阴部或肛门部位最严重。
八、四肢疼痛。下肢、足部各关节经常疼痛,而排除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疾病。上下肢体出现麻木、针刺样疼痛,有时伴有烧灼感。
九、间歇跛行。经常出现行路后下肢痛,脚趾痛,必须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间歇跛行”。
降血糖8种食物:苦瓜、南瓜、洋葱、黑木耳、紫菜、魔芋、麦麸、猪胰
饮食禁忌:
1、禁烟、酒、少吃食盐
、禁食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忌食: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点、果酱、蜂蜜、蜜饯、冰激凌等。
4、少食:土豆、山药、芋头、藕、洋葱、胡萝卜、猪油、羊油、奶油、黄油、花生、核桃、葵花子、蛋黄、肝肾、脑。
黏滑类蔬菜:抑制餐后血糖上升
芋头:最适合需限制热量的人
番石榴茶:可预防血糖上升
桑叶茶:降血糖,预防糖尿病
洋葱:让血液顺畅流动
治疗糖尿病林下龙血树叶粉+林下(鼓槌)石斛粉
——降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鼓槌石斛中含有石斛碱、石斛酯、石斛多糖等物质,不仅能激活肾上腺素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还能滋补肾阴,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
龙血树叶辅助活血通络,疏通毛细血管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消渴症(即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显著疗效。二者合用,标本兼治,使治疗糖尿病疗效更加显著。
口服、冲服或煎服,一日三次,每次各3g。
山楂粉+葛根粉+余甘子生粉+茯苓粉+山药粉
——降糖消渴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能加快血液中的葡萄糖的代谢,防止血糖的升高。
葛根中葛根素既可有效控制血糖浓度,又可阻止蛋白糖基化的进程,减少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下调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过度表达。葛根具有降低血糖、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余甘子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多种有机酸以及铬、锗、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高糖原水平,有利于调节血糖。
茯苓中茯苓多糖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
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容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还能助消化、降血糖。五药合用,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降低血糖。
口服、冲服或煎服,一日三次,每次山楂粉3g、葛根粉3g。余甘子生粉1g、茯苓粉3g、山药粉3g。
1、玉米须煲瘦肉。取玉米须30克,瘦猪肉克,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但偏于肾阳不足者不宜。
、家常炒洋葱。取洋葱50克,用家常烹炒法制成菜肴,随饭食用。或取洋葱50~克,水煮1~分钟后服食。洋葱有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以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3、绿豆南瓜羹。绿豆50克,南瓜克,切块,加水适量,煮熟食用,此方适用于消谷善饥者,常食有稳定血糖作用。
4、黄芪山药煎。生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煎水代茶饮。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脾胃虚弱及肺气不足者。经临床验证,该方对消除症状及降血糖、尿糖都有一定疗效。肺胃燥热或兼外感者不宜。
7、山药薏米粥。怀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补益脾胃和养肺滋肾之功。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均载其能治消渴。本方食后有饱腹感,可减少饭量,对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较为适宜,尤以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为佳。
8、菊槐绿茶饮。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沸水冲泡饮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9、芹菜粥。鲜芹菜克,洗净切碎,与粳米50克一同入锅,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10、苦瓜茶。鲜苦瓜1个,洗净切片,与绿茶3克一起放人杯中,用热水冲泡,分次饮用。适用于轻型糖尿病患者。
张光翔,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云南省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年前往昆明医院进修,年在中国科学院进修学习,年进入省第二届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班学习进修。从医三十年,不断钻研中医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经验诊治,融会众家,自成一体,诊治内、妇、儿科疾病有独到之处。
1、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
、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
3、其他:肝病、慢性肝损伤、脂肪肝、酒精肝、风湿痹症等其他常见疾病。
4、心理咨询
(坐诊时间:周一、二、三、四下午)
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提升公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淞茂健康科普周周宣”科普宣讲
逢周五下午15:00—16:30
我们与您相约淞茂中医馆
淞茂君将会为您呈现有温度、见真情、贴生活、易操作的中医药科普,增长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简单易行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感受到传统医药魅力。闲暇时刻走进淞茂——养身、养心、养生,让中医中药健康行成为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来吧,一起到淞茂中医馆体验中医文化,让我们开启一段与中医药的美丽邂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