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医师看病记
2016-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初,饱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折磨的陈小姐(化名)找到了中西医结合杨玉良医师。她才20刚出头,患病时间却不短,胃部时常隐隐作痛,胃口与精神也不好,人日渐消瘦。看过不少医生,但始终不见好,后来听说杨医生治疗萎缩性胃炎,阴转率位浙江省前列,很值得信赖,她便决定试试。
杨医师认真观察、仔细诊脉后,又问了些病症,大致情况便了然于心了,之后开了中药让陈小姐服用。陈小姐抱着试试的心态服药一阵子,竟真的感觉病情有所好转,顿时有了信心,医院检查。服药五个多月后,病症基本消失,又坚持用药两个多月以巩固疗效,年4月,医院做胃镜复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无复发症状,陈小姐十分高兴,不断感谢杨医师。
杨医师表示:“像陈小姐这样20出头就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案例很少,易患该病的人群通常在30岁以上。这个病不容易根治,一般西药对其无疗效,中药虽然见效慢,但最终疗效还是很不错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其发病缓慢,治疗棘手,大多数患者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现象,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能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胃病在如今是常见病,跟牙疼相似,它通常也被认为是个“治不好,死不了”的病,但其实如果日常注意保养,早期即就医,治愈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杨医师提醒:胃病与饮食、情绪、作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开朗,饮食适宜,生活规律。有些人出现不适后并不在意,觉得熬一熬就好,还有一些人因为药店买药方便就随便买些药应付,这些态度都是不正确的。胃病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待其发展为慢性或萎缩性了再寻求医生的帮助,治疗就会变得很复杂,治愈难度也大。
关于胃病的日常保养,饮食十分重要,选择食物前首先应分清自己的胃属于什么属性。通常我们将胃病分成四个种类:气滞型、血瘀型、寒性、热性。前两者可能不好确定,但判断寒热性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假设平时吃生冷食物胃不舒服,那就属于寒性,相反即为热性。然后根据属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常见寒性食物有:绿豆、海带、绿豆芽、茄子、苦瓜、西瓜、冬瓜、茭白、紫菜、柿子、甘蔗等。
常见热性食物有:扁豆、韭菜、南瓜、蒜苗、熟藕、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大豆制品、杨梅、核桃、樱桃等。
关于日常养生,杨医师给出自己的看法:中医的针对性较强,即使同一个病症,根据体质的不同也应选择不同的药量甚至用药种类,很多人喜欢通过养生节目学习日常保养方式,此时应考虑其季节、地域、适合人群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能照单全收。
特别建议:肠胃病检查时常采用做胃镜的方式,建议患者选择无痛胃镜,同时建议做一个胃镜切片,尽可能减少因肉眼观察不精确而出现误诊、漏诊。
人物名片:杨玉良院长顾问主治医师
门诊由杨玉良医师长期坐诊,杨医师自海宁一中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六年制军医系,系统地学习了西医理论,在校时同时师从校内中医各家教授。毕业后至海南军区工作,又师从当地黎医。经过二十余年临床实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查色按脉,别阴阳,辩五行,证方相随,善用对药,特别是对胃肠道疾病,按“寒、热、气滞、血瘀”和遵循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的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的理论,使一大批的胃肠道患者,特别是肠上皮化生的胃病患者得以康复。对颈腰椎疾病,按“寒、邪、湿、凝”分型,应用经典古方调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对肿瘤的早期诊断上善用六经辩论。在中医养生的理论上遵循阴阳结合,同时顺养,注重“生命之本源于天气”。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五、日出诊
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