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眼耳鼻喉地图舌,像蜿蜒的国界
2018-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地图舌,或称地图样舌炎,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性的舌部炎症。因其表现类似地图模型上蜿蜒的国界,故名。又因其具有形态和病损位置多变,“国界”部位时常变动,而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病损好发于舌背、舌尖、舌缘部。少数病例亦可发生于颊、腭、唇部,特称地图性口炎或游走性口炎。损害区中间表现为丝状舌乳头萎缩,黏膜发红、微凹。周边表现为丝状舌乳头增厚、呈黄白色带状或弧线状分布,宽约数毫米,与周围正常黏膜形成明晰的周界。病损初起为小点状,逐渐扩大为地图样。昼夜间可因一边修复而移动位置,犹如“游走”。一般无疼痛等不良感觉,但合并真菌、细菌感染伴发沟纹舌继发感染者,有烧灼样疼痛或钝痛。病损可有间歇缓解期,发作可有自限性,经一段时间后可能黏膜恢复如常。
地图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病,但多见于幼儿期和少儿期,有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成人常伴有沟纹舌,两者关系尚不明确。少数有遗传倾向。可能的因素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及全身因素等。
——摘自《口腔疾病与预防保健》第页
高德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