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爸妈必懂知识之缺铁性贫血
2017-4-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虽然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小朋友们都不缺吃的了。但是门诊隔三差五就会见到贫血的孩子,而且只是因疾病来就诊的孩子,我们儿科门诊量不是很大,那没生病贫血的更多。
缺铁性贫血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骨髓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贫血的一般表现 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头痛和耳鸣等。贫血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不完全相关。 2.组织缺铁表现 头痛、烦躁、异食癖、反甲、青色巩膜、舌炎、口角炎、唇炎、吞咽困难、皮肤干燥、毛发枯黄、生长发育迟缓和抗感染能力下降等。 3.特殊表现 ①指甲扁平、无光易脆裂.重者可呈反甲(匙状指甲)。 ②异食癖。 ③巩膜变薄发蓝。 ④Plummer—Vinson或Patterson—Kelly综合征,表现为口角炎、舌炎、口腔灼痛、吞咽困难。 4.体征 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脆薄以及口腔炎、舌炎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视乳头盘苍白,边缘模糊。
长期贫血,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身体长期慢性缺氧,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学习成绩下降,长久会导致智力减退,当然不是说会变成傻子,比如本来智商的,却因贫血变成了,那多可惜啊。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喂养不当,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偏食。特别是1岁以内,小儿因为生长发育比较快,家长没有及时添加或者添加量及种类不对容易造成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情况发生。人乳、牛奶、谷物中铁含量均低,故需要额外补充。
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辅食的补充,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不接受的话,应反复多次少量的喂,直到接受为止,不然错过了接受食物的敏感期,后来再接受就困难了,就会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误导了相当部分家长,他们认为既然都说吃肉不如喝汤,那就孩子多喝汤来补充营养吧。“吃肉不如喝汤”,其实指的是口感而非营养价值。吃肉吧,肥肉腻人,瘦肉塞牙,只有汤不腻人不塞牙,味道还鲜美。故只给小孩子喝汤而不吃肉而造成缺铁,因为无论怎么炖煮,溶解在汤里面的铁的含量会大大少于肉的。
很多脾胃功能不好的小孩吸收不良是其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缺铁性贫血还可以通过补充铁剂来治疗,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mg即可。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严重贫血者还可通过静脉补充铁剂来纠正缺铁性贫血。
但是,传说中的铁剂有种铁锈味,很多小孩不能接受那种“怪味”而抗拒口服铁剂。如果强迫他吃的话,会影响其食欲,可能到后来他连食物都拒吃了。所以缺铁性贫血不严重者,特别是轻度贫血,我们还是通过食物来补充,口感好,接受度高,而且吸收利用度高。为什么吸收利用率高呢,猪和人的基因就差那么几个百分点,猪血和人血差不了很多,中医里就有一句话“吃什么补什么”,人血吃不到,吃跟人血差不多的猪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白癜风最新治疗办法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