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坐骨神经痛试试国粹中医的方子

2017-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坐骨神经痛试试国粹中医的方子

坐骨神经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病的一个症状。坐骨神经受到不同的病因侵害时,都可沿着神经发生疼痛和触痛。

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坐骨神经炎和腰椎间盘脱出症。此二者所致的疼痛发生于一侧,患者以中年男性较多。此外,骨盆及其附近关节、腰段脊髓腔、盆腔内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组织的炎症或肿瘤等(常常是恶性瘤转移)均可使坐骨神经发炎或受压迫而引起本病。有时,也可因糖尿病或臀部注射奎宁等药物而引起。

起病常是急性或亚急性,可有受寒或外伤病史。疼痛多先自臀部或下腰部开始,然后沿着大腿后面向下放射,直到脚跟;有时也可由下向上发展。痛的性质是持续的,一阵阵加剧,如针刺或火烧,患者不愿用力咳嗽或大便。站起时,腰向痛的一侧弯,甚至不能行走或翻身,尤其是晚上更是如此。患者常喜侧卧,把痛的一侧下肢弯曲起来,使该侧的神经不受牵拉而减轻疼痛。检查时,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特别是臀中部、臀线的中点、胭窝和小腿中部等处。当病人仰卧,将患侧的膝关节伸直再将下肢慢慢抬高到离床面~时,就会发生疼痛(拉塞格氏征),患侧的踝反射可以减退或消失。

通常没有感觉障碍,但有时可见小腿外后侧的皮肤触觉和痛觉减退。

常见的坐骨神经痛,通常起病后数日疼痛即可到达最高峰。以后则起伏不定,有的持续疼痛数周或数月才慢慢好转,但可复发。其他病因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要依原发病的治疗效果如何而定。

1、寒湿阻络:腰腿掣痛,遇寒即发或加剧,得热痛缓,形寒肢冷,肢体拘急,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制川乌9克,麻黄6克黄芪.白芍、木瓜、牛膝、蜂蜜各巧克乌梢蛇0克,蜈蚣2条,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湿热浸浮:腰腿灼痛,酸麻重胀,兼发热,口渴口干,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络。

方药:苍术、黄松、连翘各12克,牛膝、海桐皮各15克,蚕砂、杏仁、滑石、姜黄、防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淤血阻络:腰腿剧痛,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仁、红花、当归、香附各10克,五灵脂、秦艽、没药各9克,牛膝、地龙、川芎、僵蚕、羌活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4、壮腰健步丸:熟地、独活、骨碎补、续断、杜仲、狗脊、千年健牛膝、五加皮、伸筋草各30克,青藤香10克,钓鱼杆草20克。制成药丸备用或短期性1次服用蜜丸。如制丸不便可作散剂服用,每次10克,日服3~4次。

5、取穴上下对应点,以患侧下肢的疼痛部位,选择同侧上肢的对应部位予以针刺(即上下对应点)。如疼痛经臀部沿大腿外侧向下放射至足趾,针同侧上肢的曲池、合谷、外关等;若病在臀部针对应点三角肌中点;病在大腿后侧,针肱二头肌中点;在胭窝,针肘窝正中;在腓肠肌处(小腿后),针前臂屈侧的中点;在腰部针阿是穴,其余以此类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后再行第2疗程。

6、0.5%普鲁卡因10~20毫升注射于痛处的皮下或神经干上,1日或隔日1次,1疗程为8~10次。

7、伤湿止痛膏(成药),施用时,先用热水洗净患处,再将膏药从纱布上揭下来贴在患处。

8、点燃小纸团或小酒精棉球,等充分燃烧后即投入火罐(瓷制或玻璃制,亦可用小茶杯、竹筒等代替)内,片刻火熄后,迅将火罐口贴紧痛处的皮肤(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吸住皮肤后置15分钟。可每日进行1次,一般做8~10次。

肝硬化不要盲目滥用药物,刮痧食疗也能让肝“温柔”起来

肝硬化,即肝脏的病理性硬化。它的形成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有其他肝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转变而来;二是其他病症造成的肝脏组织损坏所致,如血吸虫病后期。

●病因病机

肝硬化是—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临床上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后期表现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伴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腹泻、皮肤干枯、面色灰黑、贫血、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

●诊断依据

早期肝硬化:

1、有无黄疸、慢性腹泻肝炎和血吸虫病史。

2、症状:体弱易累、头晕乏力、食欲差、腹泻、腹胀、排气多、面色黑暗无光,尤以两颊更明显,经常性无原因鼻出血,面部有细小红。

3、体征:早期无明显体征,或仅有肝肿大而质地偏硬;有的脾脏肿大,肝脏并不肿大。

4、血化验:见血浆总蛋白减低,白蛋白减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功能试验表示肝细胞功能不良,贫血,红细胞减少。

晚期肝硬化:

1、症状:消瘦乏力、胃口不好、腹胀、鼻出血、尿少而黄、皮肤干燥、棉布晦暗无光,面部或颈胸部有蜘蛛状小红点(称为蜘蛛痣),手掌发红,像俗话说的硃砂手(称为肝掌),足肿,黄疸。

2、体征:有的患者的肝脏能摸到,质地较硬或坚硬,表面清楚,或有凹凸不平。有的见脾脏肿大,肝脏反而摸不到。

●常用疗法

肝硬化患者可以选用刮痧疗法,选取背部的大椎穴、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上肢的内关穴,下肢的阴陵泉穴、三阴交穴、行间穴,采用面刮法,每穴刮拭30次。

●饮食疗法

枸杞炖鳖

材料:鳖克、枸杞30克、熟地黄30克、红枣10枚。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鳖宰杀后洗净。枸杞、熟地黄、红枣去核洗净。将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煲内,加开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调味即可。

●田七炖乌鸡

材料:田七6克、郁金9克、乌鸡克、绍兴酒10毫升、姜5克、葱5克、盐5克、大蒜10克。

制法:田七洗净,打碎;郁金洗净润透,切片;乌鸡肉洗净,切块。乌鸡块放入蒸盆内,加入姜片葱段、蒜片、绍酒、盐、田七和郁金,再加入毫升清水。把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蒸50分钟。

●中医小窍门

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都会影响肝功能,所以要保持心情开朗,消除思想负担。盲目过多地滥用一般性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脏恢复。

酒能助火动血,长期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忌辛辣刺激之品和坚硬生冷食物,不宜进食过热食物以防并发出血。

哮喘反复发作会引起肺气肿,学会辅助治疗法可缓解病情

哮喘是因为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一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的痉挛、狭窄。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严重的可延续数日或数周或呈反复发作。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哮喘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外源性哮喘常因过敏性体质,吸入过敏原如药粉、灰尘等,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加,广泛性小气管狭窄,哮喘发作;内源性哮喘常由于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生物、物理、化学或精神刺激等因素所诱发。中医学认为痰宿内伏于肺,遇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触动肺中伏痰而发病。

太溪、照海、然谷、足三里、上巨虚、丰隆等穴。

1、太溪、照海捏按30~5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2、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各按揉30~50次。

肾、肾上腺、垂体、输尿管、膀胱、肺、鼻、头颈淋巴结、大肠各区、胃、胆、肝、脾等。

1、依次点按胃、胆、肝、腺、肾、肾上腺、垂体、膀胱各5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2、推按输尿管、肺各5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钟30~50次为宜。

3、点按鼻、头颈淋巴结各次。

4、推按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各50次,依次进行。

1、冬天防寒,治疗期间不注意防寒则效果差,疗程会延长。

2、对过敏引起哮喘,应防止与过敏原接触。

3、根据患者心身状态,应做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

4、不贪食生冷,戒烟酒,少食辛辣肥甘食品,断绝痰热之源。

教你成为按摩专家(二):自我按摩(上)

假如当你感觉不舒服时,恰巧没人在你身边,怎么办呢?现在就教你几种自我按摩的方法。以下介绍的几种按摩方法,施力方法都同上期所讲的相互按摩方法一致,在此就不再说明了。

●腰部按摩

将拳头握紧,使手掌上的关节突出,这时你可将突出的关节对准腰部疼痛处开始按摩,或用拇指也可。如果你觉得这样还不方便,也可以选择家中较凸的物品(但切记不可太尖锐)给予按摩。

●背部按摩

握紧拳头,身体仰面躺下,将拳头上凸起的关节压于身下,对准疼痛部。

●腿部按摩

用两只手操作,一只手固定腿部,另—只手张开成爪形,对准疼痛处抓捏,速度要快,力度要轻。

也可进行按法和摩法操作。选用一有凸起的物品,将疼痛处对准其放下施以一定的压力。

●腹部按摩

如果腹部因消化不良疼痛,你可用擦法或摩法,但是一定要做同方向运动最好是做顺时针方向按摩。

若是其他原因疼痛,这时你除了选用擦法和摩法外,也可用按法,你只需用拇指指腹按压痛点即可。速度均匀力度可稍大,因腹部肉较多,力度太小达不到效果。

●足底按摩

选用舒服的方式,将足底暴露出来。这时你可用击打法、按法和揉法,如对足底涌泉穴施力。最主要的是用拇指、食指指腹按压。力度可比自己能承受的疼痛稍微重些。

孩子3岁了还尿床,不要吃药,按按这些穴位就行了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幼儿在睡眠中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一种病。3岁以下的儿童,尚未养成正常的排尿习惯,白天疲劳而偶尔尿床者不属病态。本病虽无严重后果,但病延日久,就会妨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其生长发育,故应及早治疗。

中医学认为,该病大多数是由于肺、脾、肾和膀胱功能失调所致。肾为先天之本,因先天肾气不足,膀胱虚冷不能制约水道;久病引起肺脾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膀胱失约而出现睡眠中不随意排尿。现代医学认为,遗尿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而造成的膀胱排尿功能失调。

根据小儿遗尿的病因,可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肾气虚型、脾肺气虚型。穴位按摩对小儿遗尿症疗效较好。

经穴与经外奇穴:百会、风池、天柱、神庭、攒竹、率谷、太阳、印堂、四神聪、百劳等。

头穴:感觉区、生殖区、足运感区、强壮区。

面穴:心穴、肾穴、首面穴、膀胱子宫穴等。

耳穴:膀胱、缘中、交感、枕等。

1、揉按太阳30~5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感为宜。

2、按揉百会、印堂、四神聪、天柱、百劳等各30~50次,力度适中。

3、按揉肾穴、心穴、首面穴、膀胱子宫穴各30~50次。

4、推按感觉区、足运感区、生殖区、强壮区各50~次。

5、用力拿捏风池、天柱各10~20次,以局部有强烈的胀痛感为宜。

6、中指指端叩击足运感区、感觉区各50~次。

7、用双手拇指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50次。

8、用双手拇指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30次。

9、指点耳部膀胱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手法轻重兼施,以偏重为主。

10、揉耳部缘中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手法轻柔。

11、棒推耳部交感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以轻柔为主。

12、棒点耳部枕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次,力度轻柔缓和。

1、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白天活动不要太兴奋剧烈,不要使其过度疲劳。

2、控制患儿夜间饮水,定时叫患儿小便。

3、少食西瓜等水分多的瓜果。

赞赏

长按







































北京正规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jc/111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