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后

2017-9-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关键词]NIM?EMG气管插管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电生理监测

颅脑手术中迷走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方法目前有两种:1.喉内肌的监测,即应用气管插管式电极;2.环甲肌的监测。而后者的监测由于操作性和准确性相对较差,应用受限;前者在国内近几年多应用在甲状腺手术对于喉返神经的保护中,而应用在颅脑手术尚无人报道。据可查的国外文献报道,最早应用神经监测气管插管技术的一篇文章发表在年10月的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杂志Neurosurgery上,作者是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一名学者,在其实施的一例迷走神经鞘瘤手术患者术中应用了最初的神经监测气管插管,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电生理中心自年1月在麻醉科的配合下,率先在国内开展首例颅脑(主要是后颅窝)手术中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电生理监测(包括常规的三叉神经、面神经、副神经监测)以来,目前已实施20例(主要为大型听神经瘤及少数脑膜瘤,患者多合并有声嘶、饮水呛咳等后组颅神经症状),监测效果良好,使术者术中能够良好辨认后组颅神经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保证了术中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留,避免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监测舌咽神经,对于迷走神经监测是良好的补充;由于二者解剖关系为毗邻,在无条件监测迷走神经的情况下可用舌咽神经监测代替。由于目前NIM?EMG气管插管(电极)应用在颅内迷走神经监测样本量尚小,对于监测中刺激参数和EMG获得的数据、经验尚需要做很多工作;由此,我们在去年申请了一项省自然课题基金并立项。

通过20例病人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NIM?EMG气管插管(电极)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迷走神经的监测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其在后颅窝复杂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2、凡是累及后组颅神经的CPA肿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和颅颈交界累及后组颅神经的肿瘤都有必要实施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监测;3、无条件监测迷走神经的情况下可用舌咽神经监测代替。

典型病例分享

一对针电极置入患侧软腭监测舌咽神经

纱布块填塞固定针电极后再由麻醉师把气管插管固定好

其它部位针电极埋好后效果图(为了监测迷走神经做对照,本例同时监测了患侧环甲肌)

术中以刺激探针刺激后组颅神经

术中以刺激探针刺激后组颅神经

上图提示:1、迷走神经在咽丛有神经和舌咽神经重叠分布,故软腭的针电极有同步反应;2、环甲肌实际上是一条很窄的肌肉,如果颈部脂肪肥厚是不容易监测到的,本例未见明显肌电反应,有文献报道利用超声定位环甲肌。

下图是切除肿瘤后显露的颅神经

患者术后无声音嘶哑和吞咽功能障碍。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
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ソ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jc/111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