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单解读一文看懂贫血分类,不要盲目补血

2017-10-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01营养不良性贫血

定义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i2而引起的贫血。

病因

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贫血。

症状

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

02缺铁性贫血

定义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病因

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症状

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03失血性贫血

定义

失血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病因

①严重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

②宫外孕、前置胎盘或分娩时的各种妇产科大出血;

③性交创伤大出血;

④支气管扩张或肺肿瘤的大咯血;

⑤溃疡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呕血;

⑥各种手术外伤及外科手术时的出血等。

04再生障碍性贫血

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因骨髓造血机能减退或衰竭(发生障碍)所引起的贫血。

病因

与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如苯、砷、碘胺类、氯霉素药物及放射线等。一些器质性病变如结核病、肝肾疾病、白血病等,常可并发再障。

症状

这种贫血病人除有一般贫血症状外,常有皮下或黏膜出血现象,还有畏寒和发烧等症状。

05溶血性贫血

定义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

病因

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

1、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病因:

①红细胞膜的缺陷;

②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

③红细胞酶的缺陷;

2、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病因: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症状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

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慢性溶血: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疽,脾、肝肿大,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疽。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06生理性贫血

定义

由于正常人体血容量的增加而使血液稀释所引起的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病因

生理性贫血最常见于女性的妊娠期。这是因为妇女妊娠期时,由于供应胎儿的需要,母体的血容量会比正常时增加约35%,其中血浆增加相对比红细胞增加为多,血浆约增加毫升,红细胞增加约毫升,致使血液稀释。

症状

心悸、气促、注意力不集中及腹胀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贫血的孕妇还容易发生一种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疾病,在生宝宝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

赞赏

长按







































二甲基亚砜密度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jc/112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