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了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应如何

202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云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24718.html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有的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炎、舌炎等。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对幼儿健康危害大、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生聚集性等特点,年纳入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

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想要做到预防,就得先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起病急,口腔粘膜可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

绝大部分病例症状轻微,少数病例会发展成重症,极个别甚至死亡。

预防手足口病,托幼机构和学校怎么做

1、做好晨、午检:发现儿童手、足、口腔等部位有疱疹,医院就诊。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要特别注意咽喉红、肿和深部疱疹。

2、落实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学校要对请病假的学生及时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发病学生的情况并做好登记。

3、环境卫生及清洁消毒工作:加强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等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设置充足的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定期对教室、宿舍、校车等公共活动区进行清洁消毒工作。

4、宣传教育:教育学生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障睡眠,增强个人抵抗力。

5、警惕聚集性疫情:一个班发生2例及以上相同症状的可疑手足口病病例,要立即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病例隔离管理、患儿的同桌及密接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同时提醒家长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减少感染他人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和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幼儿得了手足口病,家长怎么做

1、做好隔离:隔离期限为治疗至症状消失后1周,一般隔离至发病后14天。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到小区内或商店门口的公共儿童游乐设施玩耍,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玩耍。

2、居家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门把手、餐具、玩具等,用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min。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要用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作用30min。

3、健康监护: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jc/117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