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舌炎验案一则

2016-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属原创,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曾治一舌炎患者,反复不愈已经三年,经人介绍从海南来深圳求治,经中药治疗月余现已痊愈。总结如下

董××,女,27岁,职员,海南,现住深圳公明。

年7月1日初诊。

该患自述近三年来,舌体疼痛时轻时重,经年不愈,常于食辛辣后易加重,舌体前部呈烧灼样,难以转动,言语蹇涩,进食困难,连咽口水都难。医院,各种检查未见异常,曾以舌炎诊治,各种中西药物治疗后罔效。每于上火或食辛辣则加重。近一周又现舌痛加剧,经人推荐延医于此。

形体瘦弱,舌前部疼痛缠绵不愈三年,每遇上火或食辛辣则加剧,呈烧灼样,难以转动,言语蹇涩,吞咽困难,平素大便干结,经行腹痛,食纳夜寐可,舌体未见异常,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既往健康,常规检查:无阳性体征。印诊:舌炎?

该患依大便干,考虑为水亏于下,肾中虚火循肾经上炎,肾经夹舌本,故舌痛。治以滋肾水,引火归原。傅山引火汤加减。

熟地50五味子10巴戟20

麦冬20白芍60茯苓20

生牡蛎50砂仁15怀牛膝15

磁石20珍珠母30炙甘草15

三剂水煎服

年7月7日二诊

上方后舌痛如前,未见痛减,无效,药不对证!舌质淡,苔薄,脉弦细。缘“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考虑为心火独亢,调方如下。

生地20丹皮15川芎20

焦栀子10淡豆豉15当归15

莲子心15茯苓30知母20

太子参30炙甘草10

五剂水煎服

年7月14日三诊

上方后症状逐渐减轻,舌脉如前。上方加百合20,再进七剂。

年7月22日四诊

上方后舌痛如初,舌质淡,苔薄,脉弦细。再进七剂。

年7月29日五诊

上方七剂后舌痛已,但出现舌有麻木感,舌脉如前。守方再进七剂。

年8月4日六诊

舌麻较缓,舌脉如前。守上方太子参增至50再进七剂。

年8月12日七诊

上方后舌麻如初,舌脉如前。取朱砂安神丸之意,清心火,守7月7日方黄连增至10,五剂水煎服。

年8月19日八诊

上方后舌痛舌麻已,如常人,心中窃喜,舌脉如前。守上方加茯苓30,五剂以善其后。

舌炎一症本是西医病名,慢性舌炎临床上属难治之症。中医多称“舌痛”“木舌”,“木舌”除舌痛外,临证可见舌肿,舌体难以转侧。二者均可见舌痛,区别在于有无舌体肿大。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舌痛是何证所为?

“舌为心之苗”,然舌又分属五脏,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两边属肝胆,舌表面属脾胃,临证之时若无明确的定位疼痛,已无五脏分治的必要。

该患辨证并不复杂,初诊依大便干之症,辨为肾水亏,相火循肾经炎于上,肾经夹舌本,故舌痛。治以大剂傅山引火汤加减,取大剂滋水,引火归原之法,临床无效!

乃一叶障目,管窥之见,实为妄断。肾水亏相火上扰应见咽痛,该患是舌痛、舌前半部痛,辨证当不离心,毕竟“心开窍于舌”。后续的治疗也表明该患舌痛之证是心火炽盛独亢于上。

该患秉心火上炎之证,处以养心阴清心火之法。应用苦寒清心之品:焦栀子10淡豆豉15莲子心15知母20等,连续服用达三十余剂,症状时有波动。第七诊时增黄连一味10克,则舌痛立止,桴鼓之效!可见清心火当属黄连为第一要药!

临证之时多瞻前顾后,常贻误病机。因该患患病三年,身体消瘦,扶正驱邪两厢兼顾,所以,该方多用缓和清心火之品,又佐益气养阴之品太子参30当归15等。所以起效慢,疗程长。

回顾该患的临床症状实属本虚标实,每于上火或食辛辣之品则加剧,呈烧灼样,难以转动,言语蹇涩,吞咽困难,可见心火灼舌之征,邪实雍盛显现于外,当大剂清心之品方可奏效!

本证初期为病重药轻,药不中的。回想随师应诊之时,师常言:依邪气盛衰而用药,有是证用是药,不必拘泥,可为经验之谈!

该案之证尚有不明之处,心火盛为何无心烦、不寐之症?手少阴心经之气同于舌,心经火热炽盛,当有舌肿,《医学摘粹.杂症要法》“舌之疼痛热肿专责君火之升炎。”为何不见舌肿?该患患病三年舌从未肿过,即使语蹇、进食难也是因舌痛剧而致。

可见患者所患之症不依书本,穷极毕生,医理也难尽!









































权威白癜风医院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yf/105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