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之经外奇穴

2017-6-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三角灸

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脐中心,底边成水平线,两底角处取穴。

第1步:仰卧位;第步:以被取穴者两口角的长度为边长,作一等边三角形;第3步:将顶点置于肚脐中点,底边呈水平线,则两底角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①疝气奔豚;②绕脐疼痛;③不孕。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上明

在额部,眉弓中点,眶上缘下。

额部,眉弓中点,眶上缘下方凹陷处,即为本穴。

目疾。

不宜灸。

上迎香

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

正坐或仰卧位。沿鼻侧鼻唇沟向上推,至上端尽处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①鼻塞,鼻渊,鼻息肉等鼻疾;②暴发火眼,迎风流泪。

艾条悬灸:7-1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结膜炎、泪囊炎等。配印堂、合谷、肺俞主治鼻塞、鼻渊。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腰椎棘突下。

坐位或俯卧位。取一线过两侧髂前上棘绕腰腹一周,从该线与脊柱交点向上推1个椎体(即第3腰椎),其棘突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

①腰痛,下肢痛;②腹痛、腹泻;③小便不利,遗尿。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部病变、下肢瘫痪、肠炎、遗尿等。

在腕背侧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第1步:抬臂,掌心向下;第步:在腕背横纹上,指总伸肌腱(指示、中、环、小指四个手指的肌腱)的拇指侧(桡侧)凹陷中,即为本穴。

①胸闷、心痛、咳嗽、气喘;②胃痛;③掌中热。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支气管炎、胃炎等。

握拳,掌心向下。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抬臂俯掌。中指背侧第1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即为本穴。

①牙痛,鼻出血;②噎膈,反胃,呕吐。

艾条悬灸: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齿痛、食道炎、食道狭窄、贲门痉挛等。

在以乳头为中心的垂直线和水平线上,分别距乳头寸。

乳腺疾病。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

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1穴;一臂穴,左右两臂共4穴。

第1步:伸臂立掌,用力握拳;第步:在前臂拇指侧可见明显突起的一条索筋(桡侧腕屈肌腱);第3步:将近掌侧腕横纹到肘横纹的距离平分为3等份;第4步:在近掌侧1/3交点处,该索筋的两侧,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①痔疮,脱肛;②前臂痛;胸胁痛。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痔疮、脱肛等肛肠病。②《马氏温灸法》:痈疽。

微握拳,在手背侧,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伸臂俯掌。手背掌指关节前,第1至第5指间的缝纹端后方掌背交界线(即赤白肉际处),即为本穴,左右共8个。

①毒蛇咬伤,手背红肿,手指麻木;②目痛,烦热。

艾条悬灸:5-10分钟。

配后溪、三间主治手指麻痛。

正坐或仰卧位。在足背侧,第1至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4穴,左右共8个穴位。

正坐位或仰卧位。足5趾各趾间缝纹头尽处,即为本穴。

毒蛇咬伤,足跗肿痛,肢弱无力,脚气,牙痛,胃痛,月经不调。

艾条悬灸:5-10分钟。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

第1步:俯卧位;第步:确定髂后上棘:从骨盆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第3步:确定上髎穴:髂后上棘与骶后正中线之间的凹陷处,即为上髎穴。第4步:确定骶管裂孔:在尾骨上方,两骶角之间即为骶管裂孔;第5步:把食指按在上髎穴处,小指按在骶管裂孔旁,食、中、环、小指等距离分开,各指尖端所指处即是上、次、中、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

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在足内侧,内踝的凸起处。

第1步:仰卧位或正坐垂足;第步:内踝最高点,即为本穴。

①乳蛾,牙痛;②小儿不语;③霍乱转筋。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仰靠坐位。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

正坐或仰卧位。与上迎香相对处鼻黏膜处。

①目赤肿痛,鼻塞,鼻渊,喉痹等五官病证;②热病,中暑。

禁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鼻炎、鼻窦炎、中暑等。配印堂、合谷、大椎、风池主治鼻炎。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正坐或俯卧位。取一线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绕腰腹一周,从该线与脊柱的交点向下推1个椎体棘突(即第5腰椎棘突),其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

腰骶痛,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痛经,月经不调,遗尿,转胞,胎位不正。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代常用于治疗腰骶部病变、下肢瘫痪、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遗尿等。

仅指手三阴三阳经中的井穴,少商(肺),商阳(大肠),中冲(心包),少冲(心),少泽(小肠),关冲(三焦)左右共十二。

用于热病急救及中风。

艾条悬灸:10分钟。

仰掌,十指微屈。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仰掌,十指微屈。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即为本穴。

①用于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晕厥等;②咽喉肿痛。

艾条悬灸:10-15分钟。

配十二井穴主治中风闭证;配大椎、耳尖主治高热和中暑。

正坐位。在头项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

正坐或俯卧位。先取百会穴(参见“百会”),再自百会穴向前后左右各量1横指处,即为本穴。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间接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大脑发育不全等。配神门、三阴交主治失眠;配太冲、风池主治头痛、头昏。

仰掌伸指。在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仰掌。第指至第5指的第指关节横纹的中点处,即为本穴。

①小儿疳积,腹泻,蛔虫病;②百日咳,气喘,咳嗽。

不宜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佝偻、百日咳等。配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主治小儿疳积;配内关、合谷主治百日咳。

落枕穴(Làozhěnxué)

在手背侧,当手背,第、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抬臂俯掌。在手背第、3掌骨间,从掌指关节向后量半横指处,即为本穴。

①落枕;②手背红肿,手指麻木。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5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在足外侧,外踝的凸起处。

仰卧或正坐垂足。外踝之最高点处,即为本穴。

①十趾拘急,脚外廉转筋,脚气;②牙痛,小儿重舌。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握拳,掌心向下。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抬臂俯掌。拇指指关节背侧横纹的中点处,即为本穴。

①目痛、目翳、内障等目疾;②吐泻,衄血。

艾条悬灸:5-10分钟;不宜瘢痕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等。

正坐或侧伏坐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正坐或仰卧位。从目外眦与眉梢连线中点向后外量1横指,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本穴。

①头痛;②目赤肿痛,暴发火眼,目翳,视物不清,迎风流泪,雀目等目疾;③口眼歪斜。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高血压、急性结膜炎、泪囊炎、视神经萎缩、麦粒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配印堂、合谷主治头痛;配太冲、风池、光明、肝俞、肾俞主治视物不清。

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

面部,承浆穴(参见“承浆”)左右各旁开拇指1横指处,即为本穴。

齿龈肿痛,口歪。

艾条悬灸:7-10分钟。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左右共34穴。

俯卧位或坐位,低头。由颈背部交界处椎骨的高突(即第7颈椎)向下循推,分别是第1胸椎(1个胸椎)至第5腰椎(5个腰椎),从各椎棘突下旁开量半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部及上肢病证;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部病证。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病症证。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90分钟;温度:38-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相应内脏的病变;研究认为夹脊穴能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故用夹脊穴治疗与自主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如血管性头痛、肢端感觉异常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脑血管病、红斑性肢痛症、高血压等。

在足后跟正中线赤白肉际处。

吐泻转筋,骨槽风,齿龈炎,惊悸,精神病。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第1步:仰卧位;第步:确定前正中线:前正中线是指胸骨正前方正中的一条垂直线;第3步:确定耻骨联合:沿下腹部前正中线垂直向下推,可触及一骨头,此骨头即为耻骨联合;第4步: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沿前正中线垂直往上量1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即为中极穴;第5步:从中极穴左、右旁开4横指(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也称一夫法),即为本穴。

阴挺、痛经、崩漏、不孕、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等。配足三里主治阴挺;配三阴交、隐白主治崩漏。

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坐位。从耳后翳风穴向后推至胸锁乳突肌停止部乳突下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等。配神门、三阴交主治失眠;配四神聪、风池、太阳主治头痛、眩晕。

在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第1步:坐位低头或俯伏位;第步:在后正中线上,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上有一高突;第3步:这一高突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即是第7颈椎棘突;第4步:在第7颈椎棘突下,即大椎穴,旁开半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处,即为本穴。

①哮喘,咳嗽等肺部病证;②落枕,肩背痛。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颈项部扭挫伤等。配肺俞、中府主治咳喘。

握拳,掌心向下。在小指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抬臂俯掌。小指背侧第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即为本穴。

目赤肿痛,目翳,喉痛,掌指关节痛。

艾条悬灸:5-10分钟;不宜瘢痕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白内障、眼睑炎等。

正坐位,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坐位或仰卧位,直视前方。沿过瞳孔垂直线从前发际向上量1横指处,即为本穴。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塞等头目五官病证。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炎、感冒等。配印堂、风池主治鼻炎。

正坐或仰卧位。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仰卧或正坐垂足。在足10趾尖端趾甲游离缘尖端,左右共10穴,即为本穴。

①足趾麻木,脚背红肿疼痛;②卒中。

艾条悬灸:5-1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中风急救。

位于肘臂部,肘横纹桡侧端下1寸,正对中指处。

艾条悬灸:10-0分钟。

正坐张口,舌卷向后方。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

正坐或仰卧位,张口,将舌向上卷至后方。舌下系带中点处,即为本穴。

①重舌肿胀,舌缓不收,喉闭;②呕吐,呕逆,腹泻,消渴。

禁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舌炎、咽炎等。

少海穴下1.5寸。

治四肢颤。

艾条悬灸:10-0分钟。

在面部,耳垂前0.5~1寸。

正坐或侧卧位。从耳垂向前量半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口歪,口疮。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舌炎、口腔炎等。配地仓、颊车、合谷等主治口歪。

仰卧位。在足第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点。

仰卧或正坐,仰足。第足趾掌面的远端趾关节横纹中点处,即为本穴。

①月经不调;②心绞痛,胃痛,呕吐。

艾条悬灸:5-10分钟。

在臀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另一取法:俯卧时,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点。

腰骶痛、腿痛。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骶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主治下肢痹痛。

仰靠坐位。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正坐或仰卧位。眶下缘的外1/4与内3/4交界处,即为本穴。

目赤肿痛、目翳、视物不清、青盲、雀目等目疾。

禁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配翳明、睛明主治视物不清;配风池、曲也、合谷、太冲主治青盲。

位于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

促进头发生长。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在前臂屈侧,神门穴直上4寸,何内侧旁开0.3寸处。

善清泄火毒,凉血化瘀。

艾条悬灸:10-15分钟。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第1步:坐位;第步:取一线过肚脐中点水平绕腰腹一周,此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处所在椎体为第腰椎;第3步:向上循推一个椎体,从其棘突下旁开3.5寸(4横指+半横指)处,即为本穴。

①痞块;②腰痛;③肾下垂。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90分钟;温度:38-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肝脾肿大等。配章门主治痞块。

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六胸椎棘突左右旁开五分处,共计穴。

急性或慢性已溃或未溃的瘰疬。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5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位于小腿腓侧远侧端,外踝尖(男左女右)正中直上.5、3、3.5寸处,共计3穴。

急性或慢性已溃或未溃的瘰疬。

艾条悬灸:10-0分钟。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3寸,即脾经血海穴上1寸。

坐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参见“血海)向上量1横指,即为本穴。

①虫积怨;②风湿痒疹,下部生疮。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等。

正坐位,头略前倾。在项部,在翳风后1寸。

正坐或俯卧位。将耳垂向后按,从正对耳垂的边缘,按压有凹陷处(张口时凹陷更明显),再向后量1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①目赤肿痛、目翳、视物不清、青盲、雀目等目疾;②耳鸣、失眠、头痛、眩晕、腮腺炎。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神经衰弱、精神病等。配印堂、内关、三阴交主治失眠;配四渎、风池、哑门、内关、太冲主治耳鸣、眩晕。

正坐或侧伏坐位。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正坐或仰卧位。将耳廓折向前方,耳廓上方的尖端处即为本穴。

①目赤肿痛,暴发火眼,目翳等目疾;②咽喉肿痛;③偏、正头痛。

麦粒灸: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结膜炎、麦粒肿、扁桃体炎、咽炎、高血压等。配太阳主治目赤肿痛、目翳。

正坐位,张口伸舌。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

正坐或仰卧位,张口。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即为本穴。

①舌强,舌缓,食不知味;②消渴;③哮喘,咳嗽。

禁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舌肌麻痹、味觉减退、支气管哮喘等。

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

第1步:屈肘;第步:肘部最凸点,即为本穴。

①瘰疬;②痈疽;肠痈;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

正坐垂肩,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肩臂痛、臂不能举。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上肢瘫痪等。配肩髃、肩贞主治肩臂痛。

胰腺俞(Yíxiànshū)

在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1步:俯卧位或正坐位;第步:在上臂自然下垂时贴于胸侧壁时确定肩胛下角;第3步:从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所在椎体为第7胸椎;第4步:从第7胸椎棘突垂直向下推1个椎体棘突即是第8胸椎棘突;第5步:在第8胸椎棘突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1.5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即为本穴。

①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消渴,咽干。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90分钟;温度:38-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胃炎、胰腺炎等。配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主治消渴病。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寸。

第1步:正坐垂足或仰卧;第步:在小腿部,膝关节外下方,可见一明显凸起(腓骨小头);第3步:确定阳陵泉:在此凸起前方可触及一凹陷,即为阳陵泉。第4步:从阳陵泉往下量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处,即为本穴。

①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等胆道疾病;②下肢痿痹,胁痛。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寸,骶角之间凹陷中。

俯卧位。尾骨端直上量寸处(拇指1横指为1寸)。

癫痫、头痛、失眠、便秘。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癫痫、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等。配照海、丰隆主治癫痫。

在手背侧,当第、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穴,左右共4穴。

抬臂俯掌。一穴在手背第、3掌骨间当掌骨长度之中点;另一穴在手背第4、5掌骨间当掌骨长度之中点,用力按压明显酸胀感。

急性腰扭伤,头痛,目眩,耳鸣,气喘。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0-7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坐位或仰卧位。取一线过两侧髂前上棘绕腰腹一周,从该线与脊柱交点旁开量一横掌,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本穴。

①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尿频,遗尿。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9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子宫内膜炎等。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第1步:正坐屈膝;第步:在膝盖内外侧分别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其中内侧的称内膝眼,外侧的称外膝眼。

膝关节疼痛、腿痛、鹤膝风、脚气。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下肢瘫痪等。

正坐张口,舌卷向后方,于舌面下,舌系带两旁之静脉上取穴。左称金津,右称玉液。

正坐或仰卧位,张口,将舌向上卷至后方。可见舌系带两旁的经脉青筋隐约处,即为本穴。左称金津,右称玉液。

①舌强、舌肿、口疮、喉闭等口舌病证;②呕吐、消渴、腹泻;③失语。

禁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舌炎、咽炎、口腔溃疡、失语证等。配廉泉、哑门主治中风舌强、语言謇塞;配承浆主治消渴病。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仰卧或正坐垂足。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可触及一骨性隆起(即胫骨粗隆),从此隆起外下缘直下量4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即为本穴。

①阑尾炎,消化不良;②下肢痿痹。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第4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寸。

第1步:取俯卧位或坐位低头;第步:确定后正中线:即在背部中央所作的垂直线;第3步:在后正中线上,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上有一高突;第4步:这一高突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即是第7颈椎棘突;第5步:从第7颈椎棘突垂直向上触摸3个椎体,即为第4颈椎棘突;第6步:在第4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即为本穴。

治目疾。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百劳(Bǎiláo)

在颈部,当大椎穴直上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第1步:正坐,低头或屈肘俯卧;第步:确定后正中线:即在背部中央所作的垂直线;第3步:在后正中线上,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上有一高突;第4步:这一高突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即是第7颈椎棘突;第5步:从第7颈椎棘突下向上量两横指,并向外量1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即为本穴。

①咳嗽,骨蒸潮热,盗汗;②瘰疬;③颈项强痛,角弓反张。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10-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颈项部扭挫伤等。配中府、肺俞、阴郄等主治肺痨。

仰卧。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处,一侧穴,左右共4个穴位。

正坐,屈膝。从梁丘(参见“梁丘”)向左、右两侧各量1.5寸(横指),左右共4穴。

下肢痿痹。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7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正坐或仰卧位,直视前方。从瞳孔直上眉毛中,即为本穴。

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翳、眼睑瞤动、眼睑下垂等目部病证;②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不宜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眶上神经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白斑、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等。配耳尖主治目翳;配阳白、攒竹主治眉棱骨痛。

屈膝。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膝关节上,髌骨(膝部正中骨头)上缘正中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膝痛、腿足无力、鹤膝风、脚气。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下肢瘫痪等。









































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yf/110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