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一分钟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被截肢

2018-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方直空间

一杯茶,一篇美文,一幅美图,给心灵一方宁静港湾

事实上,糖尿病病人的脚特别容易发生末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一个小小的皮外伤就足以迅速导致溃疡、感染和坏疽,甚至不得不截肢。这就是「糖尿病足」,一种致残率致死率“双高”的严重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四大早期症状

  不少患者都是糖尿病足发生了溃疡才发现,结果延误了治疗。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足?两个字“观察”!其实,足部出现一些看似普通的变化,很可能就是糖尿病足向我们发出的病变早期信号。

  1、小腿抽筋

  而会影响下肢和足部的血液循环,最常见的反应为小腿抽筋。所以老糖尿友经常腿抽筋一定要注意,它可能是足部病变的一个早期信号。

  2、足部皮肤颜色改变

  腿脚皮肤颜色发暗、出现色素沉着或看起来有些青紫,可以提示下肢血管状态不好,很可能下肢血管发生病变,足部供血不好。

  3、腿脚发麻发凉

  足部皮肤温度下降,经常无端脚麻,都是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特别是出现一只脚凉一只脚正常,更要引起重视。

  4、下肢行走间歇性疼痛

  间歇性跛行是容易被糖尿病患者忽视的,通常误以为是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具体表现为,不走路不痛,走路一段距离就会感到腿脚疼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之后又能继续行走,如此反复。跛行距离的缩短,预示着下肢血管状态变差,离糖尿病足越来越近。

  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4个症状,一定要警惕糖尿病足,医院就诊。缺血检查、X线检查、电生理检查、微循环检查等一系列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糖尿病足。

  这些动作让你远离“糖尿足”

  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因不外乎皮肤受损、刺伤、扎伤、烫伤等。如果你不想被糖尿病足缠上,一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你的脚”,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注意预防腿脚受伤。另外,加强锻炼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糖尿病足也有极大的好处。

  不妨经常做做这些动作:

  1、温水加醋泡脚。寒从脚起,足部的最好保养方式是泡脚,水温以35℃-40℃为宜,可放少量醋浸泡,帮助脚部杀菌,并软化死皮。泡脚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2、足底有许多保健穴位,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手敲击脚底,搓揉脚趾,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3、坐姿抬小腿。坐直在椅子上,身体不动,向上用力翘起足背的同时,再抬起小腿,每条腿做15-20次。

  4、动动脚丫,脚趾抓毛巾。抬脚用脚趾屈曲的力量,把毛巾抓起来,反复5-10次。

  5、床上骑自行车。平躺仰卧在床上,做骑自行车的动作,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减轻下肢的负担。

怎样预防糖尿病

  第一条: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从这个排序能总结出一个规律:吃四条腿的(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鸡、鸭等禽类),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鱼类)。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视蛋白质的摄取很重要。

  第二条:少油少盐

  吃油方面,国人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摄入量超标。每人每天的油摄入量为50克以上,远高于25~30克的推荐值,容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二是油的种类没选对。建议选用山茶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几种油轮换吃。国人盐的摄入量也几乎是推荐值的两倍。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相当于一啤酒瓶盖。

  第三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最少要吃够20种食物,最好吃到30种。早上可以用苹果、橘子、香蕉等做个水果蔬菜汁,晚上再用七八种材料煮粥,一天吃够20种食物并不难。得糖尿病后,担心主食升血糖太快,在此建议糖友多吃全谷物,如杂粮或杂豆。为了促消化,可以熬粥吃喝,并提前几小时将食材泡好。

  第四条:天天运动,保持体重

  “吃得越饱,死得越早”、“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这两句话有点难听,但很有道理。体重控制非常关键,建议大家通过腰围监测来调控。男性腰围别超过85厘米,女性别超80厘米。建议每人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以上,尤其是年轻人。

  第五条: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如果把一天所吃的食物分成10份,早、中、晚餐相对科学的比例是3:4:3或4:4:2或4:3:3。吃零食也要适当,冰淇淋、果脯类要少买。建议平时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奶制品、坚果当零食。

  第六条: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成人一天最少应喝毫升水,即8个普通玻璃杯。美国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喝水少于两杯的人,比每天喝水多于5杯的人,癌症发病率增加35%。可乐、雪碧等甜饮料少喝。其含糖量很高,一瓶可乐里约含有12块方糖,容易导致龋齿、增加糖尿病风险等。可多喝点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自己熬的绿豆汤、打的豆浆、榨的新鲜果汁等。

  第七条:饮酒应限量

  男性一天酒精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5克,女性不要超过15克。25克,就约等于50度的白酒一天一两;10度左右的红酒一天半斤;4度的啤酒,一天一瓶。

  第八条: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新鲜食物最营养,卫生食物更安全。只要能吃到新鲜蔬菜,就要少吃酸菜、咸菜、泡菜、榨菜、酱菜;只要能吃到新鲜肉类,就应少吃腊肉、火腿、香肠、鱼干、熏肉等。

  第九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这三类食物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富含膳食纤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要吃到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但多数人摄入不足,这易导致便秘、血糖升高、肥胖等问题;二是维生素C含量高,能提高免疫力,让血管和皮肤更有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三是富含钾,钠离子含量低,有利于调控血压。

  第十条: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被称为“全营养食物”,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其最大的营养贡献是补钙。因此,每天应至少摄入半斤奶制品,最好一斤。鲜牛奶最好,买酸奶应选原味的。大豆或豆制品也应每天吃,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患者,可以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因为其脂肪含量比肉类更低,且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等,没有胆固醇。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1、玉米须煲瘦肉

  取玉米须30克,瘦猪肉克,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但偏于肾阳不足者不宜。

  2、家常炒洋葱

取洋葱克,用家常烹炒法制成菜肴,随饭食用。或取洋葱50~克,水煮1~2分钟后服食。洋葱有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以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3、枸杞子炖兔肉

取枸杞子15克,兔肉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后加盐调味,饮汤食兔肉。枸杞子为滋补肝肾之良药,据药理研究,其有降血糖作用。兔肉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强壮之功用,《本草纲目》及《增补本草备要》均言能“治消渴”。该方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肝肾不足者。肠燥胃热者不宜。

4、蚌肉苦瓜汤

取苦瓜克,蚌肉克。将活蚌放清水中养两天,洗净后取蚌肉,与苦瓜共煮汤,熟后酌加油、盐调味,即可服食。据近代文献记载,苦瓜、蚌肉均有降血糖作用。苦瓜粗提取物含类似胰岛素物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甘咸而寒,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两者合用,清热滋阴,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胃阴虚有热者。

5、绿豆南瓜羹

绿豆克,南瓜克,切块,加水适量,煮熟食用。南瓜性味甘、寒无毒,有清热润燥、健脾止渴之功效。南瓜含有大量果胶,有促进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的功能,而且富含维生素,是一种高纤维素食品。绿豆甘、凉,有消暑、利尿、解毒的作用,含大量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此方适用于消谷善饥者,常食有稳定血糖作用。

6、黄芪山药煎

生黄芪30克,怀山药30克,煎水代茶饮。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脾胃虚弱及肺气不足者。经临床验证,该方对消除症状及降血糖、尿糖都有一定疗效。肺胃燥热或兼外感者不宜。

7、山药薏米粥

怀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补益脾胃和养肺滋肾之功。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均载其能治消渴。本方食后有饱腹感,可减少饭量,对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较为适宜,尤以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为佳。

8、菊槐绿茶饮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沸水冲泡饮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9、芹菜粥

鲜芹菜克,洗净切碎,与粳米50克一同入锅,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10、苦瓜茶

鲜苦瓜1个,洗净切片,与绿茶3克一起放人杯中,用热水冲泡,分次饮用。适用于轻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

1、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2、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3、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时,可在两餐或临睡前食用,但也要减少相应主食。

4、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除上面提到的,糖尿病人禁吃的食物还有: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

  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的出现早期也是有一定征兆症状的,如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或是明显的下面的征兆症状等,都是可以作为糖尿病的前兆来预防的。专家建议当出现了下面的症状时,不可大意,要积极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一、胫骨前出现褐色斑

此症多见于轻型糖尿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椭圆形褐色斑,伴有轻度凹陷性萎缩。其中有10%左右可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二、手足部水疱疹

隐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侧,在没有任何诱因情况下,常突然出现外观颇似灼伤后的水疱,其特点是不痛不痒。

三、面色发红

典型糖尿病人在发病前后,面色并无异常改变。但有人调查过千例隐匿性糖尿病病人,发现绝大多数患者颜面色泽较红,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面色发红。

四、饮食改变

发现自己饮食量较前增多可是又总感觉吃不饱,还想吃。与此同时,身体却日渐消瘦,全身感觉疲乏无力。喝水量增多,然而仍然难以解除口渴的现象,此外尿量因为饮水增多也随之增多。

五、手足背肉芽肿

皮肤、外阴瘙痒而又无皮肤病变,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现色泽淡红、如指甲大小、质硬、呈环状的肉芽肿。

六、菱形舌炎

大约有2隐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舌疼痛,舌背中央呈菱形的乳头缺损(即舌背上无舌苔覆盖)等等。

七、皮肤瘙痒

约有10%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且较顽固,以外阴部或肛门部位最严重。

八、四肢疼痛

下肢、足部各关节经常疼痛,而排除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疾病。上下肢体出现麻木、针刺样疼痛,有时伴有烧灼感。

九、间歇跛行

经常出现行路后下肢痛,脚趾痛,必须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间歇跛行”。

方直空间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白斑医院排名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yf/113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