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蒙医医院中医科特别推荐夏季保健治疗好

2019-7-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

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

秋冬发作的疾病。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

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

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年的阳气在于春夏,而春夏之阳气又在于酷暑三伏。因此在伏天阳气

鼎盛时期,选择温补辛阳之中药,加之任督二脉之阳穴(三阳合一),

进行冬病夏治意在激发阳气、经气,使机体阳气充盛,阴平阳密,扶正

祛邪,治病求本,进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特别对一些虚寒性疾病有

明显治疗作用,以及防治哮喘等呼吸系统病症复发均有较好疗效。

作用机理:

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

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

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

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

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

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

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

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

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穴位:

冬病有两大特点:

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

自汗。

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

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

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

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三伏贴常用于治疗的呼吸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各型肺炎、慢性咽炎、过敏

性鼻炎、肺纤维化、顽固性咳嗽,以及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等。

年贴敷时间:

伏前加强:7月3日到7月12日

年7月12----年7月21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2日----年7月31日为中伏10天。

年8月1日----年8月10日为闰中伏10天。

年8月11日----年8月20日为末伏10天。

咨询

医院







































甲氧补骨脂素
治白癜风最便宜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yf/114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