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和胸椎小关节的关系你想不到的的
2020-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202/4768975.html
(各位朋友:如有门诊咨询需要,除了留言外,也可以拨打文末
我给她进行了6次手法治疗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在之后的例行胃镜检查中,发现她的萎缩性胃炎转变成了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消失。原来持重物出现早搏现象消失,现在可以买一菜篮菜了,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胃炎。胃炎是胃粘膜的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慢性胃炎根据病变程度及特点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增生性胃病等,其中以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最为密切。当炎症仅侵犯粘膜表层时,称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此时炎症已向粘膜深层发展,胃粘膜萎缩变薄,粘膜上的腺体减少或消失,故称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脘痛”,“腹胀”的范畴。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治疗棘手。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由于腺体萎缩,萎缩性胃炎病人有胃酸减少、食欲下降、上腹不适或钝痛以及消化不良等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消瘦和贫血。
王女士萎缩性胃炎的根本原因在于胸椎小关节错位,刺激交感神经,使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长期处于受累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而致胃酸分泌增多,支配内脏的许冠神经功能障碍,局部黏膜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坏死,于是形成胃炎、胃溃疡。通过手法治疗将她错位的胸椎关节复位,解除受压迫的交感神经,血液供氧功能恢复正常,胃炎的症状自然好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