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胖儿也会贫血孩子贫血类型多样,要学会
2019-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听到一些家长问:“我家宝宝白白胖胖的,怎么体检时就说是贫血了呢?”贫血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育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贫血呢?
生理性贫血由于宝宝在胎儿期处于一种相对缺氧的状态,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这个时候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是比较高的,血红蛋白含量可高达50-g/L。出生之后,随着宝宝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到宝宝长到2-3个月的时候,降至最低值,约00g/L,出现轻度贫血,之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会缓慢增加,这是一种生理性的贫血,是小宝宝对环境改变的一种调适现象,并不是真正的贫血,而且宝宝通常也有没有其他贫血的临床症状,对于这种生理性的贫血,可以不用太过于担心,也不需要治疗。
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缺乏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为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可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其中以口唇、甲床黏膜更为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头晕、耳鸣、肝脾肿大、食欲减退、精神不集中、心率异常等,严重的甚至还可影响到心功能,缺铁性贫血患儿在经铁剂治疗后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在胎儿期的时候,宝宝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亲那里获得铁,其中在孕期的最后三个月获取的量为最多,获取来的这些铁足以维持他们在出生后的4-5个月内使用,所以足月产的小宝宝一般在生下来后的4个月内都是很少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的。但若孕妈妈在孕期时就严重缺铁性贫血的话,那么她能为宝宝提供的“储存铁”是极有限的,或者是宝宝早产了,错过了孕期最后三个月可以获取更多铁的机会,那么这些宝宝在出生后患上缺铁性贫血的几率也就比其他新生儿要高了,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铁治疗。
到了4个月之后,随着之前储存的铁逐渐消耗完,加上这个阶段的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对膳食中铁的需求量增加,而他们的主食-----母乳和牛奶的含铁量其实都是相对比较低的,这就需要在添加辅食时为他们添加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以满足体内铁的需求,而如果家长没注意给孩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一般较少,多见于一些偏食、挑食的孩子,或是由于食物搭配不合理,导致铁的吸收受到抑制所致。此外,也还有一些是长期慢性出血最终导致了贫血的发生,如钩虫病、肠息肉等。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2或(和)叶酸所致,以六个月至两岁为多见,它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虚胖或颜面轻度浮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贫血貌、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等,维生素B2缺乏时还可表现为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重者可有不规则震颤等,叶酸缺乏时可有神经精神异常的表现。用维生素B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于4-6个月后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人工喂养不当的婴儿,及饮食中偏食挑食,不吃肉类、动物肝脏及新鲜蔬菜水果的幼儿,或是有严重感染、胃肠吸收和运输障碍的小儿。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内在异常,如红细胞膜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红细胞酶缺乏(G-6-PD缺乏症等)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等),或是红细胞外的因素,如免疫因素、感染、物理、化学因素等所致。对于这种溶血性贫血,主要是确诊后积极做好防治。
其他出血性疾病其他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也可因丢失血过多而出现贫血。
如何通过食物改善贫血?
胡萝卜
每00克胡萝卜中,约含铁0.6毫克,在补血方面作用极佳。因此,患有贫血症状的小孩,平时经常食用胡萝卜的,能有效防御贫血。对于不喜欢吃胡萝卜的小孩来说,可以将胡萝卜用榨汁机进行榨制,和蜂蜜一起饮用。另外,生吃胡萝卜会浪费营养,建议熟吃,才能把胡萝卜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金针菇
含铁量高的食物中,金针菜这种蔬菜的含铁量比菠菜的含铁量要高上20倍。同时金针菇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营养素,能有效防止疲劳和提高免疫力。因此,它也是小孩日常补血应该常吃的食物。
龙眼肉
龙眼肉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桂圆肉,所含糖分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且在龙眼肉中,是有着丰富的铁质和维生素等物质的,故体弱贫血经常吃些龙眼很有补益作用。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猪肝
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功能,是最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婴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话,可以吃的食物就是猪肝,不过猪肝需要制成泥状食物,猪肝泥的低盐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还比较显着的。
黄豆
黄豆不仅含铁量很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含有多种矿物质,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疗效,还能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的生长十分有利。
花生
花生和黄豆一样被人们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它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为“长生果”。花生中的锌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锌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于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对治疗孩子的贫血,也有奇效。
(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儿科健康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