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心得10讲第五讲nbsp清火

2016-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方剂心得10讲- 第五讲清火、

本讲谈清火方剂,而不谈泻火,是由于在第六讲中另有攻下、泻火的方剂。但火之为邪,常为热之渐积极而化火,所以火热属性实同,火轻者常称热,《内经》说「热者清之」;热重者即化火,火热盛时要清泻之。故后一讲所谈的泻火方剂,由于全书分类的关系,包括在攻下剂当中,未专提泻「火」之字,而本讲所介绍的清「火」方剂,实际上是有清火的、也兼有一些泻火的,并且还有可以消暑热的。关于消暑方剂,由于暑病即夏季之热病,仲景先师称为中暍。后世又有阴暑、阳暑、暑月过食生冷而致吐泻等等不同,虽均为暍热之病,又不能概以清暑热之方治之,必须分别表里虚实、寒热温凉,进行辨证论治。故本讲仅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消暑方。燥之为病,又有内燥、外燥、凉燥、温燥之分。《内经》有「燥者濡之」、「燥者润之」之旨。火热之邪也可致燥,故把润燥之剂,也放在本讲论述。

清胃散(《兰室秘藏》)

黄连9克、生地黄18克、丹皮9克、升麻6克、当归6克,水煎服。(原方为散剂,用量太轻,据今人用药习惯,参考原方改成汤剂量)本方主治胃有积热,牙痛喜凉,或齿龈红肿溃烂,头脑及脸部发热,牙宣出血,口气热臭,或唇舌颊腮肿痛,口干舌燥,苔黄或兼舌红,脉数有力等症。方中以生地凉血益阴为主药;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辅药;用丹皮佐生地,去血热而疏其滞,用当归佐黄连,养血以防过燥;以升麻辛凉引药上至病所为使药。咽喉、牙齿、唇口、颊腮之肿痛溃烂,自会廓然俱清。《医方集解》记载,本方有的加生石膏30克(先煎),其清胃热之力更大。如大便干结者,亦可加生大黄3~6克导热下行,其效更佳。我经常使用此方医治牙痛、口舌生疮、咽痛、龈肿、扁桃体炎、腮腺炎、舌炎、齿龈炎等。扁桃体炎可加玄参15克、射干10克、连翘12克、黄芩10克。腮腺炎可加玄参15克、板蓝根10克、牛蒡子10克、炒川楝子12克。舌炎溃烂,加木通6克、青黛6克(布包)、连翘12克。齿龈肿痛出血溃烂,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0克、蒲公英20克、连翘12克,兼出血者,再加生茅根30克、生藕节30克。清骨散与清胃散,一字之差,治证截然不同,不可不知。清胃散主治阳明胃火炽盛。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炙甘草)则主治骨蒸劳热,肝肾阴虚。清胃散与泻黄散(防风、藿香、山栀、生石膏、甘草)比较,清胃散主清胃热兼清心火,泻黄散主治脾肺伏火。

暖言暖语:

①故事每天有,今天暖心间.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结局.看他人故事,感悟自己的生活.感谢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白癜风的专科专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by/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