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热反复发作6年余,看中医如何辨证分析,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作者:王正志
在临床当中,有时会遇到不常见的疾病,有时也可以称之为“怪病”,这就需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病因病机与症候,具体的辨证施治,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则很少见的案例,有个患者,舌头反复发热6年余,经常口服各种维生素不见好转,也是四处求医,前段时间找到我。
主症
舌面反复发热6年余,口干,无麻木疼痛,进食也无疼痛,最近腰酸,脾气躁,小腹时有胀满,睡眠尚可,大便正常。舌淡红微干,舌面无牛肉样改变,不光滑,苔薄黄,无剥脱苔,左脉弦细,右脉尺沉细。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西医舌炎相鉴别。
舌炎好发于舌前部,舌尖或舌缘,舌前半部明显,舌面大部分似牛肉样,紫红色、平滑,少苔或剥脱苔,甚至无苔呈光滑舌。自觉麻木、灼疼,口干,进食时疼痛。
患者舌面正常,无剥脱苔,没有牛肉样改变,舌头无疼痛,口服各种维生素药物无效,基本上可以排除舌炎。
中医症候分析
脾气躁,小腹胀满是肝郁症状。腰酸属于肾虚。舌微干,口干,脉弦细,尺脉沉,弦主肝郁,脉细、尺沉细主肝肾阴虚,舌淡红苔薄黄,一派肝肾阴虚火旺之象。
考虑患者经常生气,肝郁化火,脾气躁,日久伤及肝肾之阴,导致肝肾阴虚火旺之证,目前患者既有肝郁,又有肝肾阴虚之症状。
中医辨证
(1)肝郁
(2)肝肾阴虚火旺
治法:疏肝解郁,滋阴降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太子参30g茯苓15g炒白术12g黄芩6g
知母10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麦冬15g
木香6g丹皮10g炒白芍15g当归10g
柴胡10g蒲公英15g生地10g厚朴12g
薄荷6g生甘草6g
方义
柴胡、木香、厚朴、薄荷疏肝理气利咽;太子参、茯苓、炒白术健脾;山茱萸、枸杞子、麦冬、炒白芍、当归、生地、柔肝滋补肝肾之阴;黄芩、知母、丹皮、蒲公英,祛肝火、清相(肾阴虚火旺)火;生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清虚火,滋补肝肾之阴;肝气舒,无肝郁化火,以绝火之源,相火(虚火)去,舌热自除,肝肾阴复,上滋于舌,口干而愈。
疗效
以上方药4副中药后,舌头热感觉明显减轻,口干好转。第二次复诊去丹皮加山药4副。
第三次复诊,舌头无热感,无口干,病情痊愈,又四副继续巩固疗效,后来回访,未再舌头热。
临床心得
回顾以上案例,在门诊上会有可能见到一些不常见的疾病,有些只有症状,无病名,有些是西医诊断,需要中药治疗时,这需要我们通过整体观念,四诊合参,具体辨证施治治疗,会取得良好效果。
以上就为大家分享到这,若对此疾病有什么看法,和更好的治疗方案,可以留言交流。
往期热文推荐
1.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难题不能再拖了,亟需多部门支持!
2.全省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比照村干部执行,3月2日前必须落实
3.村医监测体温敷衍了事被吊证、罚款,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反思!
4.别让拍照留痕伤了乡村医生的心
5.好消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啦!恢复不力将被问责!
6.防控还未结束,公卫和家医签约任务又来,乡村医生哭了!
7.全国大督查开启,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查这些内容!
8.村医注意!四月份警惕农村这些常见疾病!
9.不能输液,基层医生要找新出路了!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