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天,千万别进补,先吃3份quot
2016-10-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小编说:
8月16日开始,正式进入了末伏!天气渐渐凉爽,但还是要提防“秋老虎”的威力~
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鸭?
传说一: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传说二:中元节也是祭祖节,祭品不能用鸡做供品,因为鸡的爪子往后刨,会把给祖宗送去的钱物都给刨出来,后辈的心意就传不到祖宗那里,所以就派鸭子作为祭祀的使者。
祭祀仪式完毕后,剩下的鸭子,人们就“散福”了,所以留传下来中元节吃鸭子习俗。
传说三:“鸭”就是“压”,吃鸭子就能压住这天上来游走觅食的鬼魂。
末伏养生注意事项
1、末伏——防暑热
虽然早晚很凉爽,但中午还是要防暑热。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
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
2、重清补,祛湿邪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3、护脾胃循经按穴位
立秋后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每天各按次,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4、莫贪寒凉物
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今天推荐吃莲藕煲鸭汤
中元节正值末伏期间,正是吃鸭的最好时机!吃这一碗莲藕煲鸭汤,不仅传承祭祖吃鸭的习俗,还能达到护心、降胆、抗衰的养生保健之功效。
鸭肉:中医认为,鸭肉性寒,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可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而且鸭肉中含有很丰富的烟酸,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莲藕:常言说秋藕最补人。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食材:老鸭、莲藕、姜,葱,红枣、盐
做法:
1、把老鸭洗干净,斩小块,放入清水中浸泡去掉血水,然后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洗干净。
2、把莲藕去皮洗干净,切块,把红枣洗干净,把姜切片,葱切段。
3、在锅里放油烧热,放入姜葱爆香,然后放入鸭肉翻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煮开。
3、加入莲藕和红枣,用小火煲一个半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入秋饮食记住“三”秋天不得病的秘密!
1菜立秋多吃三种菜抵抗细菌少生病
立秋之后,地面上的火热之气仍盛,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
01菜花:预防感冒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地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
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2菠菜:预防口腔溃疡初秋气候开始变干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摄入不够,就容易上火,口腔里也会跟着出现溃疡、发炎等问题。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3芹菜:促进睡眠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2汤立秋多喝三种汤润燥养肺正当时
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气候逐渐干燥,要注意润燥、养阴、润肺。
1
大麦芽煮汤:理气健脾
立秋后天气还是比较闷热,要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咸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汤饮,不但能清热消暑,还有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料是大麦芽(一两)、和瘦猪肉(四两)、冬瓜(六两)以及少量陈皮(25克)一起用砂锅煮汤,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2小时。
2
雪梨百合汁:清热润燥
立秋后燥气上升,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山药、百合等。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干咳的人。
3
油菜燕麦粥:养胃健脾
立秋后还是属于长夏之末,天气仍然比较闷热,易造成食欲不佳,建议用燕麦熬粥喝。
燕麦先煮熟,然后放入油菜末煮开。另外,将大米先煮熟,然后将提前做好的山药泥加入煮开。适当喝些能够养胃健脾。
3瓜立秋多吃三种瓜润肠祛燥防便秘
1木瓜:补水祛燥木瓜除了当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还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2丝瓜:解毒通便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丝瓜,加点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点海鲜酱油,味道非常好。
3瓠瓜:清热开胃瓠(读hù,音同“户”)瓜专指西葫芦。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
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听说扣扣玩的好的喜欢养生的都扫描上图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