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舌炎 > 疾病诊断 > > 治疗原则 清心泻火

治疗原则 清心泻火

2014-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治疗原则 滋阴降火

一、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风热袭表

主症 唇舌、两颊部出现红疹,有时迅速演变成疱疹,逐步形成溃疡,红肿、疼痛、流涎

次症 常伴发热,或恶寒,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

理化检查 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 风热外袭,口疮初起,起病急,病情较轻,口疮红肿,可见溃疡形成,但无溃烂融合成片,且全身热毒不盛,均提示为风热之邪外束肌表所致

治疗原则 疏风清热

方药运用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

竹叶、牛蒡子、板蓝根、薄荷、甘草梢发热重者加柴胡;小便黄赤者加通草、车前草;口干欲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咽痛者加射干、虎

2.脾胃积热

主症 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红赤,疼痛拒食,多啼烦躁

次症 牙龈红肿,口臭涎多,或发热面红,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指纹紫滞

理化检查 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 过饮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内伤,食积化热,灼伤口、唇,故见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食积于内则见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运用 凉膈散加减:黄芩、黄连、栀子、生大黄(后下)、连翘、竹叶、薄荷、芒硝、甘草、蜂蜜口渴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小便短少者,加生地、通草;溃烂不收口者,加人中白、五倍子;大便不实者,可选用清热泻脾散清泻心脾积热

3.心火上炎

主症 口腔、舌上溃疡或糜烂,色红赤,疼痛剧烈,进乳食困难

次症 烦躁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少,脉细数

理化检查 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 心之本系于舌,心之脉布于舌上心火上炎,灼伤脉络,则舌上溃疡或糜烂,色红,心烦不安,舌尖红心火下移,则见小便短赤

治疗原则 清心泻火,引热下行

方药运用 泻心导赤汤加减:黄连、生地、竹叶、通草、白茅根、灯芯草、车前草、甘草 热盛者,加栀子、黄芩;热伤津液,口干欲饮者,加芦根、麦冬、天花粉;烦闹多啼者,加黄连、珍珠母

本型口疮也可选用五倍子泻心汤(五倍子、薄荷、生甘草、竹叶、生大黄、炒槟榔、黄芩、黄连、连翘)治疗

4.虚火上浮

主症 口舌溃疡反复发作,或经久难愈色淡红,稀疏,疼痛较轻

次症 神疲颧红,口干不渴,常见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红,苔少,指纹淡紫,脉细数

理化检查 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 小儿口疮病理因素多为火热,病患较久,易耗阴液,阴虚不能制火,则虚火上炎,故见口疮反复发作,神倦颧红,盗汗,手足心热等证

方药运用 知柏地黄汤加减:生地、黄柏、知母、山茱萸、茯苓、山药、泽泻、丹皮、玄参、五味子、麦冬等邪热稽留,耗伤津液者,加石斛、旱莲草、沙参等;肝肾阴虚者,加肉苁蓉、女贞子、菟丝子;盗汗少寐者,加酸枣仁、龙骨(先煎);午后潮热者,加知母、地骨皮

若是长期腹泻而反复发作口疮者,多以脾气虚弱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升麻、葛根治之心肾阴虚口疮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合补心丸化裁治疗热病后期,热邪灼阴,阴液亏耗;虚火上炎所致口疮,可用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玄参、贝母、丹皮、白芍等)治疗








































































































































































































































山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zd/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