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病不是ldquo胖出来rdquo
2020-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几年,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每个成年人中就有20-30位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年轻化,减肥人群、办公室白领也容易“中招”。
权威机构公布了5年来对脂肪肝检出率报告:脂肪肝检出率平均为28.1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北京、广州、香港、上海等主要城市的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接近30%,农村人口的患病率10%~15%之间。就全国范围来说,成人患脂肪肝平均患病率在20%左右,意味着每5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脂肪肝。
不少人在体检之前,也没感觉到什么不舒服,怎么就检查出了脂肪肝呢?为什么很瘦的人也会得脂肪肝呢?有人说它是一种“富贵病”,也有说这都小问题并不碍事,无需重视,真的是这样吗?且看和睦家医生怎么说。
01
脂肪肝是什么
所谓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02
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肥胖、高脂血症及Ⅱ型糖尿病。在这些原因中,肥胖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它是导致脂肪肝形成的不二原因。
图自:Giphy目前常用的诊断肥胖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所得BMI23即为正常;如果23≤BMI25则为超重;如果BMI≥25就是肥胖了。
但是人体千差万别,“BMI”有时并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肥胖情况,比如,那些四肢消瘦,而肚子硕大的腹型肥胖者,BMI就很难准确测得了。
03
脂肪肝早期症状
脂肪肝属于一种比较隐性的疾病,很多时候不便发现,但是如果有以下症状出现,要小心了,可能患上了脂肪肝,一起来看看吧。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恶心、呕吐、腹胀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得名蜘蛛痣。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径可从针头大小到数厘米以上。
检查时用指尖或棉签压迫痣的中心,其呈辐射状的“小血管网”即可褪色,去除压力后又会出现。最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所以患者容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会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内分泌失调
重度脂肪肝人群中男性会有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则有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黄疸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将巩膜、黏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脂肪肝病人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04
脂肪肝自诊方法
一般脂肪肝是没什么征兆的,医院体检发现,比如:B超、CT、MRI。但医院做检查,教大家一些方法评估自己患上脂肪肝的风险:首先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计算,测算一下自己是否肥胖。
大家都知道BMI值,算起来相对麻烦一点。有个更简单的方法:身高(厘米)-=你的标准体重。
这只是第一条,但并非肥胖就一定有脂肪肝,还要看胖的部位。一般肚子大的患上脂肪肝的风险就会大一些,所以要配合臀腰比等方法判断脂肪肝患病几率。
图自:Bigstock
方法如下:取直立位,双脚分开25~30厘米,将软尺放在肋骨下缘与骨盆上缘连线的中点处,水平绕腹部1周。尺要紧贴皮肤,但不能压迫皮肤,于正常呼气时测量,精确到0.1厘米。测量臀围时,取立正姿势,双腿并拢,将软尺沿臀部最宽处水平绕一周,读取臀围值,精确到0.1cm。最后,将测得的腰围(厘米)除以臀围(厘米),就是腰臀比。
腰臀比的数值越大,说明腹部脂肪积压越多。建议男性腰臀比不要超过0.9,女性不超过0.8。否则预示着脂肪分布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05
得了脂肪肝会有什么危害
脂肪肝是现在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但是很多人却缺少重视,这样的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
脂肪肝可能导致肝硬化引起的腹部积水,还有可能引起肝癌。由于脂肪肝在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它不像胃病等那样的“常规病”,但凡不适,人马上就表现出难受状。肝脏被形象地称作“沉默的器官”。脂肪肝总是“默默”的给力,悄咪咪地从量变到质变。
图自:Giphy大多数人得知自己有脂肪肝都是通过单位体检,或是病情已经发展到肝硬化、胸积水出现等严重病症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得了脂肪肝。所以脂肪肝看似“不疼不痒”,要是胆敢小瞧它,它将直接威胁生命。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肝脏三步走,即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06
对脂肪肝的认识误区
瘦人就不会得脂肪肝?
现在充斥媒体的大都是窈窕淑女,大有“民以瘦为贵”之风,于是乎,大批女性朋友想一瘦再瘦,想尽办法节食,期望自己收获“魔鬼”身材。
殊不知,过度节食也是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前都只知道营养过剩会造成脂肪在体内过度堆积,最终形成脂肪性肝病,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为何节食也会导致脂肪肝?
正常人肝脏内脂肪含量约占肝总量的2%~4%,当肝内脂肪积聚超过肝总重的5%时,即为脂肪性肝病。但是,这与身体的肥胖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有专家指出,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过度节食就是其中之一。
节食少肉可以预防脂肪肝?
节食并非预防脂肪肝的最好方法,这是因为:首先,当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和脂肪燃烧时所需的氧化酶类,从而导致机体为了弥补体内葡萄糖的不足,调动身体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和蛋白质,并将其转化为葡萄糖。这些脂肪、蛋白质都将通过肝脏这一“中转站”转化为热量,让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
其次,脂代谢过程需要脂蛋白,而脂蛋白的合成需要胆碱、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如果这些东西摄入不足就无法合成脂蛋白,就会影响肝脏的脂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大量沉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此外,节食还会造成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纤维素的摄入不足。在此情况下,机体就会产生代偿,使得糖、蛋白质等都转化为脂肪,堆积到肝脏而形成脂肪性肝病。
07
医生的忠告
控制体重固然是保持健康的方法,但过度节食却会对肝脏造成危害。如果要防治脂肪肝,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均衡,而不是节食少肉,同时还要进行适当锻炼,规律作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