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贫血
202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营养不良,导致参与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形成的营养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及铜等营养素不足而产生的贫血,其中又以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最为常见。铁缺乏造成体内贮存铁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所引起的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报告,在儿童及孕妇等主要贫血人群中,IDA发病率高于50%。
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
2.肝脾肿大
3.食欲减退,可出现异食癖(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可有呕吐、腹泻、易出现口腔炎、舌炎,严重者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
4.烦躁、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5.心率增快,甚至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6.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
7.出现反甲
诊断
1.明确的喂养史、临床表现及血常规特点,可初步诊断;
2.进一步完善铁代谢检查或骨髓学检查;
3.铁剂治疗后有效,可证实诊断。
治疗
1.药物治疗:
口服铁剂,以二价铁制剂优先。元素铁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以两餐间口服为宜。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增加铁的吸收。
2.严重贫血及合并感染者,急需手术者,可输红细胞
3.加强护理、避免感染,纠正不合理饮食。
Tips/小贴士
补充铁剂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多数于3-4周达到正常。但仍需继续服用铁剂至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以增加铁储存。
贫血患儿的预防接种
1.正常接种:轻中度缺铁性贫血不伴有其他症状者。
2.暂缓接种:重度缺铁性贫血和(或)伴有肝脾肿大、心功能异常、合并感染的患儿。
文献引用: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8(28):-.
2.李建琴.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八——儿童贫血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4):25-26.
3.刘小荣.儿童慢性肾脏病贫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