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汇总
2016-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1、常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反应:较为常见,主要机制是半抗原与蛋白结合成复合抗原,再有IGE介导产生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荨麻疹等。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是否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史。
(2)胃肠道反应:最常见稀便、腹泻,其次是恶心、呕吐等。
(3)药物热:一般发生在用药后7-15天,为张弛热或稽留热,需要与原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相鉴别。
(4)二重感染:以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或氨苄西林等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时间过长,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易见。表现为真菌和条件致辞病菌感染,如口腔、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5)肾损害: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适当调整剂量。合用其他肾毒性药物可使其肾毒性增加。
2.少见不良反应
(1)神经及精神系统反应: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可引发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等。
(2)双硫仑样反应:有数例报道头孢哌酮致戒酒硫样反应。因该类药物可抑制人体内乙醛脱氢酶,使乙醇中间代谢乙醛不能继续氧化而在体内积聚。可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面红、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3)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或炎症,有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3.偶见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症状,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2)假膜性肠炎:偶可引起假膜性肠炎等伴随血便的严重性结肠炎,如出现腹痛、多次腹泻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3)维生素缺乏症:偶然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状(低凝血酶原血症、出血倾向等)、维生素B族缺乏症状(舌炎、口内炎、食欲不振、神经炎等)。
(4)肝脏损害:偶可造成胆汁代谢紊乱、ALT、AST、碱性磷酸酶、血清胆红素一过性升高。因此应注意实验室检查,若出现异常应停药并作适当处置。
版权申明:部分网络资料找不到原作者而无法署名。在此向原作者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推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北京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