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病3关于维生素你知道多少

2020-1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现代医学防治疾病的最常规手段“三素一针一把刀”中的三素,除了杀菌特效的抗生素,激活人体潜能的激素外,还有一素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维生素。

1

维生素为什么会成为“三素”之一,成为现代医学特别推崇的治疗手段呢?

如果你知道维生素还有一个名字,叫维他命,大概能明白维生素对生命的重要性了。

在了解维生素之前,我们还是先对生命系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生命系统

我们知道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细胞又组成了人体的各种组织与器官,这些组织与器官又在人类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神经、循环、呼吸、免疫、运动等在内的人体十大系统。

正是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转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但这些系统的运转也需要营养和能量,而为系统提供营养与能量支持的就是细胞。

那细胞的营养与能量又从哪里来的呢?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土壤及光合作用,摄取、转化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人类就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所需的营养物质了。

当吃进去的食物被我们消化吸收,又在维持生命正常活动中消耗后,我们就必须继续进食才能保障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营养和能量供给。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有很多,可作为人类的食物也不少,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所含能量亦各不相同。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食物中有六大营养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缺少了这些营养物质的人,轻则生病,重则丧生。

这六大营养素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供机体使用,所以又被称为产能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同时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还能够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何为代谢?

所谓代谢,就是发生维持生命需要的化学反应。代谢分两种,一种是分解代谢,一种是合成代谢。

通俗的说,分解代谢就是分解大分子获取能量,类似于消化吸收。合成代谢则是生产,生产细胞所需要的一些成分,如蛋白质和核酸。

代谢可以被认为是生物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一旦代谢终止,换句话说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停止,生物体的结构就会解体。

脂肪则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体热的散失,支持和保护体内的各种脏器。

蛋白质能够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能够增强抵抗力。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须的一类化合物。

水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无机盐,也就是矿物质,它们在体内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

今天,我们重点和大家介绍一下人体不可或缺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备受现代医学推崇的“维生素”。

2

如今,维生素已经走进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我大家对它并不陌生。

感冒了喝维生素C,要想钙吸收的好,就要吃维生素D,治疗眼部疾患医生常常会给我们开维生素A……

事实上,维生素的种类有很多,不只有我们熟悉的维生素A、B、C、D、K什么的,而且命名也特别奇葩,尽是英文字母不说,有的还在字母下带小角标,什么B1、B2、B12……,D1,D2、D3……

看上去似乎很复杂。

说起来,在六大营养物质中,维生素是最晚被人类发现的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3

发现维生素B

19世纪80年代,当时荷兰统治下的东印度群岛上的居民们长期受着脚气病的折磨,为解除这种病的威胁,年,荷兰政府成立了研究防治脚气病的专门委员会。

荷兰病理学家、细菌学家克里斯蒂安·埃克曼也参加了这个委员会的工作。

19世纪末,医学家们已经发现许多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错误认知:所有疾病都是由细菌造成的。

这个结论在当时看来是科学的,但却是错误的,事实上,很多科学的认知都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换句话说,并非科学的都是正确的。

当时科学家和医生们认为脚气病是一种多发性的神经炎,并从脚气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了一种细菌,便认为是这种细菌导致了脚气病的蔓延,它是一种传染病。

然而埃克曼总感觉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种病如何防治?是否真是传染病?这些问题一直在他脑海盘旋。

年,在埃医院,饲养的鸡竟然全生病了,且出现了多发性神经炎和肌肉麻痹,这与人们所罹患的脚气病症状一模一样。

这一发现使埃克曼很兴奋,他决心从病鸡身上找出得病的真正原因。

起先他想在病鸡身上查细菌。他给健康的鸡喂食从病鸡胃里取出的食物,想让健康的鸡“感染”脚气病菌,结果健康的鸡竟然全部安然无恙,这说明细菌并不是引起脚气病的原因。

就在埃克曼埋头实验的时候,那些患病的鸡忽然一下子都好了。

埃克曼十分惊诧,他开始询问饲养员究竟做了什么改变,会突然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原来在鸡患病之前,喂鸡的人一直用白米喂鸡。后来,这个喂鸡的人调走了,接替他的人觉得用人吃的上好的食物喂鸡太浪费了,便开始给鸡吃廉价的糙米。

意想不到的是,鸡的病反而好了。

埃克曼分析,稻米生长的时候,谷粒外包裹着一层褐色的谷皮,这种带皮的米就是糙米。碾去谷皮,露出白色的谷粒,就是白米。

这里的人喜欢吃白米饭,给鸡吃的也正是这种白米。结果一段时间后,就得了“多发性神经炎”,这样说来,很可能在谷皮中有一种重要的物质,人体一旦缺乏后,就会得多发性神经炎。

埃克曼决定再做一番实验。他选出几只健康的鸡,开始用白米喂它们。

过了一阵子,这些鸡果然患了多发性神经炎。他随即改用糙米来喂鸡,很快,这些鸡都痊愈了。

埃克曼反复这样的实验,证实鸡患病是否与糙米有关。埃克曼把糙米当作“药”,给许多得了脚气病的人吃,果然这种“药”医好了他们。

从此,艾克曼就不再寻找病原体,转而去寻求米糠中所含的治病物质,于是便发现了维生素B(硫胺)。

年,埃克曼把上述的研究成果写成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轰动。

因为脚气病的拉丁文为beri—beri,所以科学家们将米糠中的抗脚气病因子就称为维生素B。

后来发现维生素B是一族物质,再加细分,与脚气病有关的就叫维生素B1。

维生素C的发现

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中,就发生过好多船员生病、乏力、牙龈出血,甚至死亡的情况。

同样的事情在年航海家麦哲伦的航行中重蹈覆辙,到达目的地后,个船员只剩下35人。

人们渐渐发现只要在海上远航,船员就非常容易生病,首先是无力、精神消退、肌肉酸痛,接着脸肿、牙龈出血、牙齿脱落、皮肤大片出血,最后严重疲惫、腹泻、呼吸困难、死亡。

另外,发现在荒漠中长期行军或被长期围困城堡中缺少食物的人们也会出现类似现象。人们称这种病症为坏血病,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却束手无策。

一直到十八世纪,事情有了转机。有一个年轻的船医,名叫林特,他发现坏血病都发生在船员身上,而包含他自己在内的船长等管理人员,却没有人得坏血病。偶然他到船员的餐厅用餐,发现船员只有面包与腌肉可吃,而船长还有马铃薯与高丽菜芽可以吃。

林特医师认为新鲜蔬果或许可以治疗坏血病。后来,他们遇上了满载柳橙与柠檬的荷兰货船,林特医师就买了柳橙与柠檬来治疗坏血病人,效果非常好。

林特医师又将病人分成两组,吃一样的食物,但有一组病人另外补充了柑橘类水果。结果补充水果的这组,坏血病有了明显的改善。

林特医师就此写了份报告建议供应所有船员新鲜水果,可惜没有被采纳。但美国探险家库克,读了这份报告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他在以后三次率队远航太平洋的过程中,没有一人丧生坏血病。

林特医师死后,英国海军也开始提供水兵莱姆汁,让船员的健康更有保障。

英国能在十九世纪享有“日不落国”的美誉,除了船坚炮利外,莱姆汁也有不可思议的贡献。

二十世纪,预防坏血病的物质,终于被研究出来,命名为抗坏血酸,也就是维生素C。

二十世纪初,科学家们又相继发表了维生素的理论,确定了维生素C的化学分子式;从牛的副肾中分离出维生素C;从辣椒中分离出维生素C;年瑞士化学家发明维生素C的工业生产法;年罗氏公司购得维生素C工业生产法的专利,开始了工业化生产维生素C,以便用于治疗疾病。

其实,每一种维生素的发现,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更是科学家们不懈努力的结果。

维生素A的故事

年,美国科学家用鼠、狗、猴等哺乳动物做试验,他们发现供以纯粹的糖、脂肪、蛋白质、盐类和猪油,动物仍会得夜盲症,如果加上几滴鱼肝油,患夜盲症的动物很快就会痊愈。

鱼肝油为何有如此大的效力?这其中必有什么奥秘!科学家把实验室变成了提炼鱼肝油的“工厂”,经过艰苦努力,反复摸索,终于得到一种精制的黄色黏稠液体。

这种提纯的物质效力比鱼肝油大几百倍,只要一丁点儿就能治好夜盲症。自此这种物质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了。年,科学家将其正式命名为维生素A。维生素A是夜盲症的克星。

4

接下来我们就维生素做一个概括性的简单介绍。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知的维生素已经超过上百种之多。再加上各种人工合成的维生素类衍生物,其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平时所知的种类。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人体必需维生素有14种。这些维生素化学结构非常复杂,而他们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上又各不相同,我们通常按照他们的溶解性把他们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所谓脂溶性维生素是指这类维生素在肠道内的吸收和脂肪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这类维生素吸收后可以储存在体内。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几类,脂溶性维生素如果过量服用,可以造成中毒症状。

水溶性维生素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这类维生素被吸收后不能被人体储存,当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达到饱和后,多余的部分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这类维生素一般不会造成中毒症状。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胆碱和生物素。

维生素的种类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5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1、食物供应不足,摄入不够

如:食物单一、储存不当、烹饪破坏等。比如叶酸受热损失。

2、吸收利用降低

如:消化系统疾病或摄入脂肪量过少从而影响脂溶性Vit的吸收。

3、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

如: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儿童、特殊工种、特殊环境下的人群。

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6

人体必需的14种维生素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十四种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就这十四种人体必须的维生素的主要存在及缺乏症,我们也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维生素A

鱼肝油、动物肝脏、黄油、蛋黄、金枪鱼、干酪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A,就易患干眼病、粘膜角质化、传染病。

维生素A可以促进细胞分化、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上皮组织更新和皮脂生长、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

●胡萝卜素

胡萝卜、西红柿、茴香、菠菜、绿卷心菜、笋瓜、甜瓜、杏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抗氧化,能够吸引自由基单电子,有助于预防肺癌。

●维生素B1

多存在于营养酵母、麦芽、面包酵母、猪排、火腿、燕麦片等食品中。

人体缺乏维生素B1就易患脚气病,脑神经和肌肉易受损害。维生素B1通过使用碳水化合物、酒精可使人精力充沛,转移神经冲动、参与基础代谢。

●维生素B2

酵母、肝、麦芽、全脂奶粉、干酪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

人体缺乏维生素B2,易发生皮肤和舌头病变、皮脂溢、结膜炎。维生素B2参与糖、蛋白质、铁、维生素B1、维生素A等的代谢。

●维生素B3

酵母、肝、花生、金枪鱼、沙丁鱼、全营养大米、焙炒咖啡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

缺乏这种维生素可导致糙皮病(皮肤水肿、色素沉着、舌炎、腹泻、神经功能紊乱)。维生素B3参与基础代谢。大剂量服用,可产生血脂降低和血管扩张的效果。

●维生素B5

动物杂碎、脑髓、奶粉、全营养大米、蛋黄中含有丰富维生素B5。

维生素B5构成了基础代谢的关键辅酶A。促进皮肤、粘膜更新,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和红血球的生成。

●维生素B6

麦芽、酵母、沙丁鱼、牛肝、全营养大米、小扁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

如果缺乏维生素B6,就出现经前综合症(易怒、恶心)。

●维生素B8

动物肝、蘑菇、酵母、蛋黄、麦芽、牡蛎、鳄梨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8。

维生素B8是靠肠道菌群分泌出来的,因此人体不会缺乏。

●维生素B9

酵母、蛋黄、动物肝、茴香、甜菜、白菜、菠菜、莴苣、麸皮面包、红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9。

人体缺少这种维生素就易贫血、脊柱裂、易怒。

●维生素B12

动物杂碎、牡蛎、发酵干酪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

人体缺乏维生素B12可导致恶性贫血。

●维生素C

柑桔、柠檬、番石榴、萝卜、白菜、花椰菜、茴香、草莓、土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缺乏维生素C,人体易患坏血病(粘膜出血、牙龈出血、疲劳、贫血)。

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皮肤、皮下组织、骨骼、牙齿、细胞间的粘结物)合成,有利于人体生长和伤口愈合;促进肉碱合成,促进脂类细胞能量的生成;更好地吸收蔬菜中的铁质,防氧化,灭菌。

●维生素D

鲑鱼、鳗鱼、沙丁鱼、金枪鱼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人体缺少它,易患佝偻病(软骨病、血钙过少、肾虚)。

维生素D活性形态是一种激素,可调节磷酸钙交换,是骨骼矿化生长必不可少的,它还可促进细胞分化和提高免疫力。

●维生素E

麦芽油、向日葵油、玉米油、棕榈油、人造奶油、青菜、菠菜中都富含维生素E。

它可保护细胞膜等,起到软化作用、抗凝固,可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K

酸菜、白菜、菜花、菠菜、莴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

人体很少缺乏这种维生素,因为有肠道菌合成的醌。维生素K是血凝固因素合成必不可少的。新生儿在没有产生肠道菌时需要服这种维生素。母乳中缺少这种维生素。

通常来讲,只要食物结构达到平衡,人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充分的维生素,不必额外补充。但问题是达到这种平衡并不容易,所以维生素缺乏也并不少见。

看完这篇文章,你对维生素一族是不是有了些基本了解,也明白为什么西医如此看重维生素了吧。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jc/115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