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姜虽好,天天吃就会得肝癌
2017-3-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吃姜会得肝癌吗?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生姜里含有的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在天到2年的时间里,会诱导小鼠产生肝癌!肝癌号称“癌症之王”,如此惊人的数据,你还能愉快地吃姜吗?!
吃姜真的会导致肝癌吗?
这个传言的出现主要是源于美国FDA的一份研究:黄樟素可引起肝癌,黄樟素经过代谢转化为活性致癌物的过程,目前已经比较清楚:黄樟素在小鼠体内首先代谢为苯乙醇形式,接着被激活转化为乙酸盐或硫酸盐,成为最终的致癌物。黄樟素若与氧化剂结合,会生成更强致癌活性的环氧黄樟素。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
黄樟素主要存在于黄樟油、大叶樟油、南美巴西黄樟油、北美黄樟油等天然芳香油中,这些原料可能会被用于制作食用天然香精。另外,在生姜、豆蔻、月桂等佐料里面也含有少量黄樟素。
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正在启动制定的《食用香料使用准则》中规定,黄樟素在食品和饮料中最大限量为1毫克/千克。
如此看来,“吃姜可能导致肝癌”这个传言是有一定依据和道理的。但如果因此就拒绝吃姜,那也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首先,黄樟素是2类致癌物,它的致癌作用远没有黄曲霉素强。其次,没有发霉的生姜所含的黄樟素很少,偶尔做菜放一些的量是远远达不到1毫克/千克的警戒线的。
但我们还是要注意,不要拿它当饭吃、天天吃,另外,发霉的生姜一定要丢掉,因为里面的黄樟素含量会大大增高。
小结:偶尔做菜放一些姜是远远达不到转化为活性致癌物的量,因此谣言止于智者,请大家理性对待。姜只要做到适量,还是可以放心让它成为餐桌上的一个好配角的。
身体出现以下症状需考虑脂肪肝可能:
1、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
2、恶心、呕吐、腹胀: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
3、疲倦乏力:中度以上脂肪肝可以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
4、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5、内分泌失调:重度脂肪肝人群中有人可以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6、黄疸:少数脂肪肝病人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