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给孩儿吃点维生素你可能是在害他
2018-5-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孩子在长身体,不光吃饱,更得吃好!
怀孕了,准妈妈一个人吃,两个人用,更得吃好!
没事吃些营养品,补充维生素,成了日常保健重要的一部分。
可对维生素的正确使用,你了解多少?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科长姚尧给咱做科普,关于维生素,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了!
啥是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大部分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水溶性的维生素有B1、B2、B6、B12、维生素C、烟酸、叶酸等,脂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维生素A
“主抓”视力和皮肤
维生素A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加快视紫红质的再生,即参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同时,还对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防止皮肤粗糙,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
维生素A缺乏时,可引起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和皮肤粗糙等临床症状,需额外补充维生素A。
B族维生素
“大家族”,B1、B2、B6、叶酸等都是它家的
B族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B6,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等;
大部分是人体内的辅酶,参与人体正常的糖、氨基酸等代谢,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物质,还有部分可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对正常的生殖功能产生影响。
维生素B1
缺了它,容易得“脚气病”
维生素B1可减轻皮肤炎症反应,用于脚气病的防治及多种疾病(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肌炎等)的辅助治疗。
这里所说的脚气病和平时说的“脚气”不是一个概念哦!
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疾病,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
以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萎缩、组织水肿、心脏扩大、循环失调及胃肠症状为主要特征,治疗及时可完全恢复。
对于酗酒或者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酒精抑制多种B族维生素的吸收,造成体内缺乏。
维生素B2
帮助皮肤抗日光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主要参与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帮助皮肤抵抗日光的损害,促进细胞再生。
维生素B2缺乏时,早期可出现虚弱、疲倦、口痛和触痛、眼部发烧、眼痒等症状,可能还会有性格方面的变化。
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唇炎、口角炎、舌炎、鼻及睑部的脂溢性皮炎,男性有阴囊炎,女偶见阴唇炎。
维生素B6
酗酒的人可能会缺它
维生素B6主要是作为各种酶的辅酶参与各种氨基酸的代谢,也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它还能促进脂肪的代谢,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对正常的生殖功能产生影响。
摄入不足、大量或长期服用异烟肼、酗酒等原因都会造成维生素B6缺乏,需要补充治疗。
维生素B12
参与骨髓造血,还防止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骨髓造血,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
维生素B12必须需要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的帮助才能被吸收,因此有些肠胃异常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因B12缺乏而发生恶性贫血。
临床上维生素B12主要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用于神经炎的辅助治疗。
B族维生素是个团结的集体,必须同时发挥作用
临床上常用复合维生素B片,每片同时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泛酸钙。
用于预防和治疗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糙皮病等。
维生素C
增强免疫力,你懂的
又称抗血酸,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
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使皮肤光滑、美白、有弹性;具有抗氧化、解毒的作用,减少烟、酒、药物副作用、环境污染对身体的损害等作用。
在临床上有多种用途,包括坏血病的预防及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用于急性克山病的治疗之一;铁中毒时维生素C可促进去铁胺对铁的螯合,使铁排出加速。
维生素D
儿童、孕妇、哺乳妇女等因需要量较大,需额外补充
属脂溶性维生素,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而平时常说的维生素D主要指活性维生素D,即维生素D3。
维生素D能够提高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对补钙有重要的意义,可促进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一旦缺乏维生维D,则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骨基质钙化障碍,临床表现为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人体正常情况下机体不缺乏维生素D。
儿童、孕妇、哺乳妇女等因需要量较大,需额外补充。
鱼、动物肝脏、蛋黄、黄油、干奶酪、肉类等均富含维生素。
维生素E
想要孩子,防流产得找它
维生素E的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是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
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
因其能有效对抗自由基,祛除黄褐斑,目前常作为保健品用于抗衰老、美容、抗疲劳等。
维生素E缺乏可使习惯性流产及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大剂量应用也有潜在毒性。建议长期服用者需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将毒副作用降到最低的程度。
维生素K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它
主要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Ⅶ,Ⅸ及X)密切相关,如果缺乏,则肝脏不能正常合成上述四种凝血因子,导致凝血能力下降,机体有出血倾向。
由于维生素K分子量较大,不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同时新生儿特别是早产或低体重儿体内合成维生素k的肠道菌群较少,易导致新生儿出血疾病发生。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后会注射维生素K1以预防新生儿出血疾病。
维生素K包括维生素K1、K2、K3、K4四种,其中K1、K2是天然存在的脂溶性维生素,K3、K4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水溶性维生素。
从食物中获取的主要是K1,绿叶蔬菜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含量低。
维生素服用时间有讲究
如水溶性维生素B1、B2、C等宜餐后服用,因此维生素会较快地通过胃肠道,如果空腹服用,则很可能在人体组织未充分吸收利用之前就排出。
脂溶性维生素A、D、E等也应在餐后服用,因餐后胃肠道有较充足的油脂,有利于它们的溶解,促使这类维生素更容易吸收。
服用这些维生素
一定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液状石蜡可减少脂溶性维生素A、D、K、E的吸收并促进它们的排泄。
维生素B6口服10~25mg,可迅速消除左旋多巴的治疗作用。
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细菌而使维生素K的合成减少。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需考虑其对维生素K的影响而造成的凝血功能异常。
有酶促作用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以及阿司匹林等,可促进叶酸的排泄。
维生素C能破坏维生素B12。
而铁剂同服维生素C可以增加铁离子的吸收量。
维生素C和B1不宜与氨茶碱合用,也不宜与口服避孕药同服,以免降低药效。
医院地址
大石桥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