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治胃方法,不会存在蹊跷
2019-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们只做真实的案例,供大家参照”
中国自古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可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食的重要性了。我们也常用胃口来衡量一个人对食物需求如何,以及评判他健康与否,进而得出胃不好的人,身体精神一般不会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需求不断增加,当我们不节制地以透支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来换取自己欲望的同时,身体必然会倒塌,那么一切都可能化为零了。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黄先生,是个职场高手,工作上的应酬不断,陪客户朋友游刃有余,交往期间难免有许多饭局酒局,他自己也知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但为了工作不得不去顶,总以为自己身体好就没事了。但好景不长,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节,导致自己的胃时常难受,翻江倒海的疼痛。上腹部闷满,疼痛数月,尚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嗳气。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慢性胃炎,医生开了一些药让他服用,但治疗效果很短暂,总是反反复复的发作。患者刚过五十岁,自从得了这个病以后,精神上也被受折磨,面容憔悴,完全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其实想想前后的变化,患者心里很难受,没想到自己会变成这样,悔不当初节制一些,但现实就这样,又能怎么办呢?说也很巧,患者有一个朋友,之前也像他这样,胃出现了问题,难受、恶心症状几乎都一样,但后来奇迹般的好了,当时大家都觉得很蹊跷。患者专门拜访了他的这位朋友,朋友告诉他了秘诀,那就是选择中医治疗,所以才有了之前大家所谓的“蹊跷”。后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了当时那位有名的老中医,并在那里接受治疗。老中医接诊后,仔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观其舌红苔黄腻,诊其脉细弦。综合认为是脾胃虚弱所致的疾病。方需运用中医补气益脾、健胃和中之法,便可药到病除。患者回家后认真听从医嘱,按时服药。一疗程后,让黄先生感到惊喜的事情发生了,他之前胃部不适消失了,精神状态恢复如常。治愈后至今再也没复发过,这时黄先生才明白,之前朋友的病是如何治好的,作为中国人不应该感到蹊跷的,中医药发展了几千年,中国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治好病的,国学中医有强大的力量和文化内涵来治好这类疾病。
慢性胃炎是急性胃炎之遗患或长期服用刺激物所致,并可因气候、饮食、情绪变化等导致急性发作或使其症状加重。由于发病徐缓,病程较长,常以上腹部闷满、疼痛为主症,按祖国医学胃脘痛之辩证,慢性胃炎多属脾胃虚寒之类。如急性发作,则系虚中夹实,因滞致病。慢性胃炎一般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与肥厚性三类。前二者可同时存在,肥厚性者为单独一型。
发病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
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7.环境变化
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病变的影响
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该如何预防
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比治疗更重要,应做到下面几个原则
1、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应戒烟忌酒。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
3、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4、忌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食疗方
胡萝卜炒肉片
胡萝卜克,猪肉克,植物油25克,葱、姜、香菜、盐、酱油、醋、味精各适量。
将胡萝卜洗净切成片状,猪肉也切成片状。锅内加植物油烧热,下葱、姜丝炝锅,加肉片翻炒,再加胡萝卜片、醋、酱油、盐,炒热后加味精、香菜翻炒即成。
佐餐食用。
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痞满、隐隐作痛、神疲、倦怠乏力、纳少便溏、少气懒言等症。
木耳粥
黑木耳10克,粳米50克,大枣5枚,冰糖适量。
将黑木耳放入温水中泡发,择去蒂,除去杂质,撕成瓣。将粳米淘洗干净。大枣选肥而未被虫蛀者,用温水泡发洗净。将上述三种材料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移文火炖熟烂后,加入冰糖即成。
每天早晚2次服用。
养胃阴,润肺止咳。适用于肺胃虚而见胃痛隐隐似火灼烧、饥饿不欲食、咳嗽、咽干、少痰等症。
大枣香菇汤
大枣15枚,香菇15个,生姜、熟花生油、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将香菇洗净泥沙;大枣洗净,去核;将香菇、大枣、食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一起放入蒸碗内,加适量清水,盖严,上笼蒸30~90分钟,出笼即成。
佐餐食用。
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痞闷不适、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体弱等症。
芪枣甲鱼汤
甲鱼1只(约克),黄芪30克,大枣10枚,料酒、生姜、盐各少许。
将鲜活甲鱼宰杀,用沸水烫后,同黄芪、大枣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开。加入料酒、盐、生姜后改用文火烧2个小时,至甲鱼肉熟烂即可。
佐餐食用。
黄芪有补中气、益脾胃之效,可治疗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少、崩漏等。甲鱼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滋补作用强,性平而不温不燥。两者配大枣共奏温补脾阳之效。
名中医告诉大家
慢性胃炎,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因此,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心情愉快、开朗、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