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这种胃病已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
2021-10-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炎症等。本病发病率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人群的13.8%,在胃癌高发区占28.1%,并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发生癌变,常常要经过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这一系列病变进展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漫长演变。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可伴有食欲不振、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状,其病理的严重程度与症状之间无相关性。少数患者伴有舌炎、消瘦和贫血。部分患者可以合并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饮食不规律、饮食过冷或过热、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糖皮质激素等等都可破坏胃粘膜屏障,诱发或加重病情。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尤其是后者病理的诊断价值更大。
如何发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作用?要分以下三步来做:
第一步:未病重养生,防病于先
情志不畅和饮食不节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重要的发病病因。
1
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精神愉快。长期恐惧、悲伤等会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失调,紊乱迷走神经功能,致使胃壁血管不规律、痉挛性收缩,从而诱发炎症产生。对此,日常应当意志坚强、精神愉快。学会自我调节方法,加强放松训练,通过谅解、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保持身心最佳状态,善于从困境中摆脱自我。
2
饮食调养方法
饮食宜规律,进食速度宜缓,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减少食用滋腻食品、腌制食品、辛辣刺激食品,戒烟戒酒。
日常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每天4~6餐,每餐量不宜多,六七成饱即可。有规则的定量进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避免暴饮、暴食。
少食酸、辣、甜等刺激性食物
尽量少饮咖啡、浓茶、烈酒、浓肉汤,以免增加胃酸的过多分泌而损伤胃粘膜。易产酸食物要禁忌,如地瓜、土豆、过甜点心及糖醋食品等;坚硬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等;强烈的调味品,如胡椒粉、咖喱粉、芥末、辣椒油等,这些都是要禁忌的食物。
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选择营养价值高、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鱼、瘦肉等。经加工烹调使其变得细软易消化、对胃肠无刺激。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饮食内容有,面片、面条、粥、小馄饨、豆浆、豆腐、乳类、蛋类、肉类、菜叶等,刺激性小而易消化。
烹饪方法不能忽视
可选用蒸、煮、氽、软烧、烩、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烟熏、腌腊、醋熘、冷拌等方法加工食物。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过热、过凉、不新鲜、难消化或质硬等食物。
第二步:既病要早治,防其传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症的病证。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各种原因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即可发生疼痛。
第三步:愈后需调养,防其复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是稍有不慎便反复发作,治愈后容易复发,因此预防显得至关重要。
1、规律生活起居
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友的调养非常重要,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早睡早起。经常熬夜会扰乱生理规律,削弱胃的屏障修复功能。因此得了胃病除了要按时用药外,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2、适当运动锻炼
经常锻炼身体,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3、日常自我保健
每晚睡觉之前,可以躺在床上用两手按摩腹部,上下来回往复约40遍左右;也可以肚脐为圆心,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按摩60圈,长期坚持可以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医院消化内科:-(绥德)
消化内科:-(榆林)
来源:广州卫健委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