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精神差食欲差易感染,宝宝缺铁
2021-8-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当妈后,每天不是慌慌张张就是战战兢兢......老觉得孩子不是缺这就缺那。
有段时间感觉娃皮肤黄黄的,就担心孩子缺铁、贫血,医院查微量元素,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后来在网上搜索很多数据,才知道原来缺铁对孩子的危害竟那么多。
有这么一个数据,根据《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报道:6~24月龄儿童贫血病率最高,我国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率达到31.1%!
简单的说,6~24月龄的宝宝,每3个宝宝就有1个贫血。
尤其是6个月以后宝宝,体内储存的铁元素就会消耗殆尽,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足充分的“铁”,很容易造成宝宝贫血、发育不良等问题。
不过,爸妈们一定要清楚一点,宝宝贫血和缺铁不能划等号。也就是说,贫血不一定就是缺铁!!!
而缺铁性贫血,很早就被列为全球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
宝宝一旦贫血,要警惕3大危害:
1.长时间缺铁,血液的携氧能力会下降,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因此大脑不能正常运转。
这时宝宝就会精神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变笨!
2.使宝宝免疫力下降,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3.缺铁时身体对重金属铅的吸收会增加,因此,可能会增加出现铅中毒的风险。
有的父母就说了,宝宝吃的好,睡得香,贫血没有对宝宝造成大伤害啊?
缺铁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轻度或中度阶段,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不易被发现。若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将会对宝宝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早产儿更要特别注意,并预防缺铁性贫血。
因为宝宝体内铁的贮备,主要是在妊娠后期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因此早产宝宝的铁储备不足,另外,小婴儿生长发育快,体重增加更快,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快速增加,如不补充铁剂,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很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那宝宝贫血就是缺铁吗?
父母们要清楚这点,贫血是因为宝宝身体内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不足造成的,红细胞的生成又和铁元素有关,所以缺铁是小宝宝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除了缺铁性贫血,还有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和感染性贫血、外伤造成的贫血等。因此,贫血不一定缺铁。
同样的,缺铁不一定贫血。
实际上缺铁是指宝宝身体里的铁含量不足。根据缺乏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
只有在缺铁的最严重阶段才会发生贫血。贫血严重时,宝宝可能还需要输血。
当然,有没有贫血,前期也是可以通过孩子的表现发现一些端倪,比如:易患感染性疾病、异食症、舌炎、精神萎靡、甲床变白……
而这往往是缺铁的晚期症状,当爸妈发现时,孩子已经贫血了。
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缺铁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筛查血常规。
根据检查报告上的血红蛋白数量,是判断孩子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
?红色框里的就是血红蛋白,参考标准是~
日常饮食要让宝宝多吃猪牛羊等“红肉”,动物的肉、肝脏、血制品是重要的铁来源,颜色越深的地方含铁量越高。
“红肉”中铁的吸收率大约在20%~25%之间,即使是公认的优秀补铁食物猪肝,要摄入非常多的量才能满足宝宝每日所需。
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铁推荐摄入量和最高可耐受量也会不同。6个月以上小婴儿的每日推荐铁摄入量是10mg,这个需求已经接近一个成年男子(成人铁的摄入量12mg)。
食补是非常安全的方案。如果宝宝贫血相对严重,更快,更有效的补铁——专业的儿童铁剂。
选择的时候,要参考以下3点:
1、尽量选择对肠胃粘膜刺激性小的成分,首选多糖铁,甘氨酸亚铁,琥珀蛋白铁等。
2、从喂养方便来考量,建议选择铁元素密度高的产品;
3、吸收率>或接近硫酸亚铁。
早产儿从出院后开始用铁剂,有贫血者每日每公斤体重元素铁4毫克,贫血纠正后每日每公斤体重元素铁2毫克,预防贫血,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服用到一岁。
服用的铁剂量包括配方奶和食物中的铁含量,6个月以后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因此,爸妈们要学会换算。
另外,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免不了其他补充剂的补充,建议做好间隔,以防影响其吸收。补铁是一个长期过程,大家也不要心急了,日常保障宝宝摄入足量的铁即可。
今天就分享这些,再抽空更新推文,如果文章对你有用,请分享出去帮助更多的妈妈!!!此外,避免大家踩坑,根据自己用过的各种好物,罗列一波清单上架到微小店,大家可以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