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古代中国对世界牙科医学的贡献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来源:齿道摘编

我医院是由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A.W.Lindsay)及留学归来的牙外科医师唐茂森牙医博士(Dr.JohnE.Thompon)于年在成都合作医院,年林则博士招收了邓真明和刘仲儒医院学习牙科修复工艺学,作为他的助手,邓真明和刘仲儒也成了中国自己培养的最早的现代中国牙医。年吉士道博士(Dr.HarrisonJ.Mullett)又来与他们合作,在华西协合大学赫斐院建立了牙科系,林则任主任。并于年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科中设牙科系。年牙科系扩建,牙科成了与医科并列的牙学院。在人们的印象中,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牙科是从西方引进的医学科学。但事实上中国的牙科起源却很早,虽然没能像中医中药学一样形成系统,但对世界牙科的发展也曾做出过自己的重大贡献。

从古代的文献中发现,在秦朝时(西元前二五五~前二○六年)已有以外科手术完成唇裂修复的记载,这是世上有关口腔外科的最早记载。

中国人于西元二世纪时,就开始使用砷来治疗蛀牙,可能是用来杀死牙髓和减轻牙痛。他们也比西方牙医师早了一千年,发展出用以填充的银汞剂。唐代于公元年颁行的药典的《新修本草》中已经记述了用汞合金充填牙齿的内容。汞金是一种含有汞(水银)的合金。它的主要成分是银和锡少量的铜和锌,先将这些金属以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合金,锉成粉末,然后与汞调和成富有可塑性的软体凝固后即成为相当坚硬的汞合金。据称,用之“补牙齿缺落”,能获得“凝硬如银”,这是最早的汞合金补牙剂。当时我国称其为“银膏”。

在十一世纪时,有两位医生描述了咀嚼和吞咽的整个过程,虽然他们对于看得见的咀嚼和吞咽过程的描述都正确无误,但是对于食物抵达胃部之后的所有认知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将消化归因于来自脾脏水气的作用。

早在十二世纪,中国人就已制作了全口假牙。苏恭(生于西元六五九年)在其《新修本草》中提到了「银膏」,一一○八年,唐慎微又于《重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再次提及;明朝时,刘文泰以及李时珍讨论了银汞剂的组成:一百份的汞,加入四十五份的银及九百份的锡,将这些东西研碎后,形成膏状,据说坚硬如银。

十三世纪时,在中国已有了复形牙科的技术和能力了。西元一二七O年代,当马可波罗旅行至中国时,他曾提到:「该省的男男女女,都有以薄金片覆盖牙齿的习俗,此薄金片与牙齿形状极为精确吻合,且可持续保持着。」到底这些金片是为了美观,还是治疗用,我们不得而知。

在口腔医学的领域中,中国早在一三OO年代就有明确的文献。成书于后汉时期(西元二五~二二O年)的早期医书《难经》,相传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经考证应为东汉前的历代医家不断整理而成,该书中就描述了口内的白点是麻疹的前兆症状。

我们今日所知以鬃毛垂直植于刷柄的牙刷,就是中国人于一四九○年代所发明。对于龋齿和牙痛的传统解释中外皆同,都认为是牙虫作崇,中国人认为牙虫的破坏活动可以借着在餐后清除口中食物残渣的方法来遏止。因此,餐后漱口成为一般例行公事,就如同刷牙一般。

西元十七世纪,中国的外科医生已非常熟悉许多口腔与喉咙的疾病,也针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例如扁桃腺脓肿及唇部之上皮瘤。

十八世纪时,在口腔疾病和口腔解剖学的了解更有长足的进步。一七八四年到一八二六年间,赵文钦编辑了一本有关外科学的著作,书中描绘许多用于口腔手术的器械。

一本广泛描述口腔解剖的重要医学专著《咽部征状与治疗图示》(IllustratedNotesofSymptomsandTreatmentinLaryngology,暂译),成书于一八二二年。书中还评述口腔的结构并定义了口腔与咽喉间的区隔,还有包括口腔疾病、喉部脓肿以及舌唇与下巴肿瘤的专章。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超过三六O个被认为与内部构造相关连的点,他们将这些点绘制成图,其中共有一一六个点被认为与牙齿和其他的口腔构造有关。尽管对针刺疗法的疗效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服西方的科学,但是对于口腔疾病的针刺疗法经证明确实具有相当疗效,此疗法被广泛用于许多拔牙和牙龈炎、口腔炎及舌炎的治疗上。艾灸配合施针(即针灸)已广泛用于治疗牙痛和其他口腔疾病上。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注明“来源:齿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翰锐管理咨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齿道及作者”。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璧e窞姘旀俯鐩撮?0鎺ヤ笅鏉ュ崐涓湀鐨勫ぉ姘?
鐤戦毦閲嶇棁娑堝寲鐥呯殑涓汉娌荤枟缁忛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zl/106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