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临夏人为什么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
201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大好人生有木有,没事跟着导航走!美食东乡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手抓羊肉几乎成了临夏饮食文化的代表作。
据说久病虚脱者食顿“东乡手抓”就会顿时恢复元气,有常吃习惯的人,几天不吃,叫你想得发慌,就是生在东南沿海吃不惯羊肉的人,一经得食临夏手抓,美食美味使人流连难忘。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这句关于吃肉的饮食谚语在民间广泛流传。蒜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吃肉时必须得吃蒜吗?
有一种说法认为:
大蒜可以化解肉中的有害成分,转化脂肪,促进其中蛋白质的吸收,因此吃肉时最好要吃蒜。
其实,这种说法是对大蒜功能的夸大和误解。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及矿物质,但是大蒜并不含有促进这些营养素消化分解的成分。
大蒜对肉的真正作用在于维生素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也并不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瘦肉还是我们获取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而蒜可以提高肉中维生素B1的吸收率。
维生素B1是最早被发现的B族维生素。它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一旦缺乏它,会令人情绪沮丧,思维迟钝;严重缺乏时发生末梢神经炎,比如脚气病,还会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
还有研究证明,补充维生素B1能改善产后抑郁症。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对维生素B1的摄入越来越少。
大蒜最好生吃
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B1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特别短,很容易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而大蒜里面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当大蒜被碾碎之后,这两种物质互相接触,形成我们熟知的大蒜素。
大蒜素能和肉中的维生素B1结合。这样不但提高了维生素B1的吸收率,还使其溶于水的性质变为溶于脂的性质,从而延长了它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所以,更科学地讲,“吃肉不吃蒜”意味着“维生素B1吸收少”。
需要注意的是:大蒜最好生着吃,因为大蒜素遇热会很快失去作用,而且太咸也会失效。
大蒜不可多吃
尽管吃大蒜对身体颇有裨益,但生吃过多也不利于健康。《本草从新》记载:″在蒜辛热有毒,生痰动火,散气耗血。虚弱有热的人切勿沾唇″。
过多生食大蒜会使有机组织在强烈刺激下受到损坏,引起急性胃炎、胃溃疡,并对心脏病、肾炎等疾病产生副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引起维生素B2缺乏症,形成口角炎、舌炎等皮肤病。
蒜百益而独害目
如果长期过量地吃大蒜,尤其是眼病患者和经常发烧、潮热盗汗等虚火较旺的人,会有不良影响。
这是因为大蒜辛温、生热,过多食用会引起肝阴、肾阴不足,从而出现口干、视力下降等症状。
有些长期过量吃大蒜的人,到了五六十岁,会逐渐感到眼睛视物模糊不清、视力明显下降、耳鸣、口干舌燥、头重脚轻、记忆力明显下降等,这就是长期嗜食大蒜的后果,故民间有“大蒜百益而独害目”之说。
大蒜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吃一瓣生蒜(约5克重)或是两三瓣熟蒜即可,多吃也无益。
生食大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不可空腹生食或食后喝过热的汤、茶;
2、应隔日少食,每次以2至3瓣为限,肝、肾、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
3、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此外,生食大蒜后,口里会有特殊的臭味,这是因为蒜瓣被嚼碎以后,蒜细胞中特定酶的活化作用,将蒜碱分解为具有特殊臭味的蒜素。消除口中的蒜臭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嚼茶叶,然后再用浓茶水漱口。
结语
epilogue
除了促进维生素B1吸收外,大蒜素本身还具有降血脂、抗癌等功能。而且吃肉的时候吃点蒜,还能降低油腻感,所以建议大家,吃肉的时候,嚼几瓣蒜还是很有道理的。
备注:合作事宜请联系老五(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