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癌症谨防六大癌前病变

2018-6-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期专家

“只求宣传健康科普知识,让大众远离疾病。”

易善永

肿瘤学博士

郑州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肿瘤学博士,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骨软组织肿瘤、妇科肿瘤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重视肿瘤综合治疗、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及循证医学原则。

  

癌症,是一个在现今社会出现率极高的词汇,也是一个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谐的重要因素,大多数人都“谈癌色变”。

其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来袭,也不是毫无缘由、征兆全无的,癌症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

许多癌症如果能在癌前病变期予以重视加以治疗,还是可以将癌症的发生扼杀于摇篮之中的。因此需要人们了解关于癌前病变的一些常识,为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必须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1癌前病变大多数不会演变成癌,仅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

2癌前病变并不是癌,因此不应将癌前病变与癌等同起来;

3不能把癌前病变扩大化,把一些不属于癌前的病变,如一般的皮肤痣、普通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当做癌前病变。

  

01

1、粘膜白斑

  粘膜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状损害,以50~60岁为发病高峰,多发生于男性。

白斑常以两颊、舌尖、舌缘为多见。如果白斑柔软光滑,手指触感不明显,尚无大碍,即无癌变的可能。如果颜色变白,表面变粗糙,一旦出现皲裂溃疡等现象时,则提示有癌变的可能。一般50~70岁的中老年人口腔粘膜白斑最易癌变。

防癌策略

首先要避免诱发口腔粘膜白斑的因素,如吸烟、大量饮酒、嗜食辛辣食物、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在治疗上,可局部涂抹维生素A,口服维生素A或维甲酸片,有助于消除上皮的过度角化。同时还可辨证服用一些中药。对有癌变可能性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或电凝、冷冻等疗法。注意忌用腐蚀性药物去除白斑,因腐蚀性药物有促进癌变的危险。

2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同时也是随年龄增加的最重要的癌前疾病。

统计显示,患该病11年以上者胃癌发病率为7%~13%。其病程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故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胃癌发生十分重要。

防癌策略

首先是及早发现。如果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尤以食后为甚,甚至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症状,建议做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3

3、纤维囊性乳腺病

  纤维囊性乳腺病是妇女中常见的乳腺疾病,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患者常有一侧或两侧乳房胀痛,轻者如针刺样,可累及到肩部、上肢或胸背部。

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明显,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检查时在乳房内有散在的圆形结节,大小不等,质韧,有时有触痛。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纤维囊性乳腺病患者以后发生乳腺癌的机会为正常人群的2~4倍。本病如果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者,则恶变的可能较大,属于癌前期病变。

  

防癌策略

  纤维囊性乳腺病绝大部分可以用非手术治疗,但因为有癌变可能,必须密切随访,定期体检。平时注意乳房是否有溢液、乳头歪斜,表面是否有橘皮样改变,如有异常,医院检查。

 

4

 4、多发性结肠息肉

  多发性结肠息肉是大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

它是一种向肠腔长出一些小滴珠状的肉突,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可逐渐长大、增多,最后布满结肠,堵塞肠腔。本病多在20岁以后发病。病变范围广,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可在40岁左右恶变成癌。

  

防癌策略

  一旦体检发现多发性结肠息肉,最好的办法是及时手术,如暂时不能手术者也应定期随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变高脂肪、高蛋白、高盐、低纤维,缺少粗粮、水果及蔬菜,以肉食为主等不良饮食习惯。因饮食结构不合理、少运动造成的肥胖也是大肠癌的促发因素。

 

5

5、宫颈糜烂

  调查发现,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其宫颈癌发生率为无宫颈糜烂者的7倍。

宫颈糜烂常为慢性炎症所引起,而慢性炎症可能会形成一种发生癌变的内在基础,有利于致癌因子的入侵,导致宫颈上皮细胞转化而发生宫颈癌。

  

防癌策略

  宫颈糜烂患者应定期做妇科检查,宫颈刮片找癌细胞,糜烂严重者应及时彻底治疗。物理疗法是现在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疗程最短的方法,适用于糜烂面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病例,一般只需治疗1次即可治愈。物理疗法包括电凝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微波疗法、红外线凝结疗法,各有优缺点。

6

6、交界痣

交界痣为褐色或黑色斑疹,可稍隆起,2~8mm,圆形,边界清楚,颜色均一,表面光滑、无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

发生在掌跖和外生殖器的大多为交界痣。交界痣的特征是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痣细胞活动,有恶变倾向,特别是长在手掌、足底等易受刺激部位的交界痣更应多加警惕。临床发现,部分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发生恶变,成为恶性黑色素瘤。

 

防癌策略

尽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证实有恶变倾向,但真正发展成为恶性肿瘤者微乎其微。目前认为反复的摩擦、针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光照、电烙、用药物腐蚀及自身的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可能是激发交界痣或混合痣恶变为黑色素瘤的诱因。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zl/113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