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营养缺铁性贫血的营养膳食

2018-5-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IDA是最常见的贫血。病因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2.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3.铁丢失过多   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及其他。症状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2.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营养治疗原则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供给量。1.摄入高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二种来源,即肉类中的血红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即非血红蛋白铁。肉类、鱼类、禽类中的铁40%能被吸收;蛋类、谷类、硬果类、豆类和其他蔬菜中的铁能被人体吸收的不到10%,所以,补铁应以富含血红蛋白铁的肉类、禽类、鱼类等动物性食品为主。2.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能促进蔬菜中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如杏、橘子、山楂、西红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笋等。3.限制鞣酸摄入:含鞣酸高的食物能减少食物中铁的吸收,另外在食用补铁饮食时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影响铁的吸收。4.重点放在婴幼儿、青少年和妇女的营养保健。对婴幼儿,应及早添加富含铁的食品,如蛋类、肝、菠菜等;对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查、治寄生虫感染;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可补充铁剂;对月经期妇女应防治月经过多。*小贴士:纠正婴幼儿贫血的食物:*动物内脏:每g猪肝含铁25mg,且易被人体吸收,为便于小儿食用,可将各种动物肝制成肝泥,加入粥中。*鸡蛋黄:鸡蛋黄内脂肪易消化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动物血:猪血、鸡血中的铁的利用率为12%,可经常食用。*芝麻酱:每g含铁58mg,可制作各种婴儿主食或放入粥中食用。咨询电医院营养科-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zz/113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