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缺铁性贫血,这样做
2021-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贫血
是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依据我国现行标准,血红蛋白正常值成年男性~g/L,女性~g/L,男性低于g/L,女性低于g/L即可诊断为贫血,血红蛋白在正常值的下限到90g/L之间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30g/L为极重度贫血。
在我国,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铁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可使血红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以致血液中带氧量减少而影响大脑中营养素和氧的供应。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主要病因
1
需铁量増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及时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2
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Crohn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3
铁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如慢性胃肠道失血、月经过多、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及其他如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等。
好发人群
儿童
儿童时期的孩子生长发育以及新陈代谢很快,加上运动量大,如果不注意饮食调理,极易出现偏食,很容易造成缺铁而贫血。
女性
女性在月经期由于流失血过多,容易造成铁流失,出现缺铁性贫血,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也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典型症状
一般症状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口腔内可出现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出现毛发干枯、脱落。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异食癖;儿童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
治疗
治疗原则是根除病因、补充贮铁,主要治疗方式以补充铁剂为主,治疗周期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但一般治疗周期较长,一般在2~3个月,个别在4~6个月。
1
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是缺铁性贫血能否根治的关键,应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例如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改善饮食;月经过多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者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或放化疗;消化性溃疡引起者应抑酸治疗等。补铁对症治疗虽可缓解病情,但不去除病因,贫血会复发且可延误原发病的治疗。故临床不能满足缺铁性贫血的初步诊断,应查明病因,并给予有效治疗。
2
如何补铁治疗?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的不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首选口服铁剂或右旋糖酐铁,餐后服用可使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应注意进食乳类、浓茶、咖啡、含钙食物等会抑制铁剂的吸收,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的吸收。
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两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两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若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蔗糖铁、右旋糖酐铁是常用注射铁剂,蔗糖铁溶入盐水中静脉滴注。
右旋糖酐铁首次给药须试验,一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注射用铁的总需量按公式计算(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x0.33×患者体重(kg)。
3
饮食调理
应加强膳食营养,多吃动物肝脏、动物血、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婴幼儿应及时添加适当的辅助食品,避免偏食;应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利于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在全球范围内常见,虽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但仍普遍存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基层医务人员在日常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缺铁性贫血人群,做好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导,防治缺铁性贫血带来的危害意义重大!
往期热文推荐
1.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难题不能再拖了,亟需多部门支持!
2.全省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比照村干部执行,3月2日前必须落实
3.村医监测体温敷衍了事被吊证、罚款,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反思!
4.别让拍照留痕伤了乡村医生的心
5.好消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啦!恢复不力将被问责!
6.防控还未结束,公卫和家医签约任务又来,乡村医生哭了!
7.全国大督查开启,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查这些内容!
8.村医注意!四月份警惕农村这些常见疾病!
9.不能输液,基层医生要找新出路了!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