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营养与健康教育

2021-10-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受生理机能减退或失能、易患病、病程长、病种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群存在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全国老年住院患者营养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比例高达49.7%,营养不良发生率达14.7%。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加、功能依赖、感染及死亡率增高,因此肠内营养将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肠内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通过消化道途径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素。根据给予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口服和管饲。

例如:能全素冲调方法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适应证: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急性胰腺炎、高代谢状态、慢性消耗性疾病、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特殊疾病。

肠内营养常用药种类

肠内营养使用前的评估

肠内营养目的包括营养支持和营养治疗,因使用和治疗不当可增加感染性并发症、加重疾病和经济负担等问题,建议患者入院后24h内按需进行专业的营养评估,避免凭直觉、感觉用药。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营养筛查工具进行选择评估。

肠内营养途径如何选择

??肠内营养给药途径可经口服或管饲,给药途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疾病类型、身体状况、胃肠功能等情况。

??口服是最安全的肠内营养给药途径之一,一般口服给药达不到需要总量的50%需要管饲给药。根据置管头端位置不同分为胃内和肠内置管。

??鼻胃管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患者。鼻肠管适用于胃或十二指肠连续性不完整和动力障碍的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和经皮影像下胃造口术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有正常胃肠功能但摄入不足以及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可避免普通鼻胃管带来的反流和误吸风险。

肠内营养的护理规范:六度原则、三标识、四专用

肠内营养的优点

1.可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完整性,保持胃肠道固有菌群正常生长。

2.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减少肝胆并发症发生。

3.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弱全身炎症和分解代谢反应。

4.在同样热量和氮水平的治疗下,患者体质量的增长和氮潴留均优于肠外营养;技术操作与监测简单,并发症较少,费用较低。

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可引起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2.过度喂养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建议减慢喂养速度,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用药时严禁静脉注射,使用前摇匀,使用时不应稀释,避免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影响肠内营养稳定性。

老年人矿物质的营养需要

1、钙:虾皮、海带、小鱼、黄豆、豆制品含钙较多,绿叶蔬菜是日常膳食中钙的主要来源。

2、铁:为使老年人获得较充足的可利用铁,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选择血红素铁含量高的食品(如猪肝、禽肉和鱼类),同时还应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利于铁的吸收。

3、硒:硒是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体内有很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可延缓细胞的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形成,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老年人维生素的营养需要

1、维生素A: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为维持正常视力、维持上皮组织健康和增强免疫功能。膳食中除一部分维生素A由动物性食品提供外,还应注意多食用黄绿色蔬菜。

2、维生素D:维生素D有利于钙吸收及骨质矿化,维持血钙正常水平。

3、维生素E: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维生素E虽具有抗衰老功能,毒性较小,但亦不宜大量补充。

4、硫胺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缺乏可致脚气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有肉类、豆类及加工碾磨较粗的粗谷类。

5、核黄素(维生素B2):长期缺乏维生素B2,则可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皮脂溢出性皮炎等症状为主的维生素B2缺乏症。

6、抗坏血酸(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自由基损害。保持毛细血管的弹性,减少脆性,防止老年血管硬化,并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浆胆固醇及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zz/116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