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记住ldquo

2021-12-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婴幼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宝宝在出生以后,少不了各种各种体格评估。虽然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家长始终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发育情况,当然也不排除别极品家长不把孩子的发育当回事。如此,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营养素缺乏问题,仍然影响着很多孩子的发育,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出现发育延迟、落后、智力落后、畸形等问题。那么,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记住“ABCD”,你也可以做宝宝的营养师啦。

什么是“ABCD”?

“A”:人体测量(anthropometricmeasurement);

“B”:实验室或生化检查(biochemicalorlaboratorytests)

“C”:临床表现(clinicalindicators)

“D”:膳食分析(dietaryassessment)

“A”:体格发育指标评价

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可相对客观的反映儿童营养状况,最常用的就是体重、身高了,每次去体检,几乎是少不了。

良好的营养条件下的儿童线性生长代表机体生长潜能水平,常常采用体重、身(长)高以及体重/身(长)高等体格发育指标。为什么会有身长,身长往往用于2岁以内宝宝躺着量的。为了便于了解宝宝的发育规律,可以将体重、身(长)高标记到生长曲线上,动态监测宝宝体重变化。有了生长曲线的相关APP,更加方便。

但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发育是参考一定的范围,不是50%以上才算所谓的“达标”,一些儿保科医生一句“你家宝宝体重不达标”,简直是“吓死宝宝”了。本人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发育正常,一句“你家宝宝体重不达标”,让不少家长赶紧加奶粉。可见宝宝的体格发育评估是多么的重要,而使用不当,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B”:实验室检查

宝宝有某些不适的症状时,家长可能会带宝宝看医生,这就要给临床打交道了。医生看病可能就要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定临床诊断;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还可监测和评估营养干预的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信息可从检测血浆、血清、尿液、大便等样本中获得,如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其中大家最关心的一个检测就是微量元素,这个极具争议的检测仍在开展,虽然卫计委明确表态,微量元素不应作为常规体检项目。的确,通常情况下没什么意义。

以往有人研究拿头发、指甲做检测评估营养情况,现在已很少用于临床,因为这些检测的参考意义不大。尽管如此,有些公司还拿头发、指甲做监测。如果告诉你缺钙、缺锌等通常都是在忽悠。

“C”:临床表现

营养素缺乏依儿童病理生理的改变分为Ⅰ类营养素(功能性、预防性营养素)和Ⅱ类营养素(生长营养素)缺乏。不同类型营养素缺乏的临床表现不同,如Ⅰ类营养素缺乏时儿童生长正常,营养素的组织浓度下降,有相应的营养素缺乏的特殊临床症状;而Ⅱ类营养素缺乏时则营养素的组织浓度正常,儿童除生长显著下降外无特殊临床表现。

其实,有时候营养不良要想明确诊断往往具有一定难度。有些营养素缺乏可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具有特异性,如贫血可见于铁缺乏、锌缺乏、叶酸缺乏,舌炎可见于铁缺乏、叶酸缺乏,免疫反应减退可见于铁缺乏、锌缺乏、维生素A缺乏。因此,需要熟悉常见的营养素缺乏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膳食分析、实验室检查资料综合分析。

“D”:膳食分析

食物摄入史在营养评价中非常重要,不仅可获得摄入食物的量与质,同时可了解进食类型和习惯,包括餐次、零食、饮料的信息以及特殊食物摄入、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饮食行为等。分析儿童的饮食类型可估计营养素缺乏情况。根据24h食物摄入回顾记录,电脑分析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可简单地筛查营养素缺乏。然而,极具悲剧色彩的是,膳食分析往往被忽视了,或者医生压根都不知道怎么下手,没有营养评估软件和操作技术。所以,做膳食分析还是得找专业营养师才行。

进行宝宝营养状况的评估,身高(长)、体重通常情况下是最简单的,但如果要诊断营养不良相关性疾病,需要熟悉常见的营养素缺乏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膳食分析、实验室检查资料综合分析,这往往需要更求助于专业医生。

参考资料:

黎海芪.儿童营养状况评估研究进展.中华当代儿科杂志,

其他科普文章:

宝宝是否需要补鱼肝油或纯D?『刘长伟』

鸡蛋想说:“胆固醇高不是我的错”

给宝宝辅食添加米粉需要注意什么?

宝宝便秘,吃香蕉通便?小心被忽悠了

宝宝感冒、发热、肺炎期间的饮食安排

刘长伟,营养学硕士,南京医科医院营养医师;编著《刘长伟让宝宝不生病》、《刘长伟母乳喂养到辅食添加》、《宝贝,早餐吃什么》;年获得第五届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新浪微博:儿童营养师刘长伟;个人

刘长伟

赞赏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spo.com/jbzz/117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